童琳
【摘要】教育改革以后,我國教育模式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教師不再占據教學主體地位,取而代之的則是學生,受素質教育影響,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也得到重視,新型教學方式被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學也不再單純的以技能訓練為主,而是轉移到了音樂素質提升上。開放式教學的實施與小學音樂教育改革要求相一致,因此,有必要探索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
【關鍵詞】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
前言:
所謂的開放式音樂課程教學就是將課堂作為教學中心,全面開放教學課堂,它與封閉式教學有很大差距,也是現(xiàn)代小學音樂教育“半小時課堂”理念的體現(xiàn),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目標的實現(xiàn),還可以引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完成教學任務。
一、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特點
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在當下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具有創(chuàng)新性、主體性、互動性的特點,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從下面分析中看出:
1、創(chuàng)新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問題帶有多樣化特征,因此,在運用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不應用所謂的標準答案禁錮學生思維,而要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打破原有思想的束縛,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也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帶有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性的有效應用,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拓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音樂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應用,也是當下教育體制改革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它關注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舉一反三”這一發(fā)展目標,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拓展,促進學科的發(fā)展和進步。
2、主體性
開放式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重視人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在開放式課堂中應重視師生智慧的體現(xiàn),全面調動師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開放式課堂中,應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其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談論對音樂的看法,走出總是學習音樂常識與理論的“怪圈”,讓學生提問題,并在實踐中將問題解決,這也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體現(xiàn)。主體性的表現(xiàn),是現(xiàn)階段教學工作考慮的一個重點議題,主體性的表現(xiàn),注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更好地思考,從而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目標。主體性是現(xiàn)階段教學工作必須關注的問題,并且在實際教學時,要注重切實體現(xiàn)出“主體性”這一發(fā)展特點。
3、互動性
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互動性也是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所謂的互動性,主要是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有效地交流。互動性在小學開放式課堂上的應用,注重構建師生平等地位,能夠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互動性教學的應用,可以使教師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實現(xiàn)“因材施教”這一發(fā)展目標。互動性的模式應用過程中,要注重交流的“雙向性”,能夠使雙方都處于這個交流范圍內,一同實現(xiàn)對知識的學習。
結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有著其獨特性,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把握開放性課堂的特點,這樣一來,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的實施策略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開放式音樂課堂,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采取有效地策略。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要關注學生,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把握音樂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把握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開放式”音樂課堂的作用。
1、重視音樂教學過程的開放
小學開放式音樂教學應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八囆g源于生活”,作為藝術的音樂也得益于生活,因此,在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中,應重視與生活的聯(lián)系。如在一年級上學期的音樂課堂上,針對《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這節(jié)課,教師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了自己最喜愛的動畫人物與原因,不僅學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很多學生了解到了怎樣的人才能受大家歡迎。
此外,在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如在《快樂的孩子愛唱歌》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學生自由演唱,并為其配備了一些打擊樂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心情進行演奏,很多學生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都打出了較有節(jié)奏感的曲調。通過這樣教學方式,學生也對音樂學習產生的濃厚興趣,十分熱衷于表演。
2、構建合理的音樂教學模式
新課改以前,小學音樂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多以灌輸式教學為主,主要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強化學生音樂技能,這種教學方式并不關心學生學習興趣如何,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因此,在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構建合理的音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體現(xiàn)開放式教學主體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體現(xiàn),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獲得更為直接的音樂體驗。如在學習《快樂的孩子愛唱歌》的課程中,教師就為學生安排了小型舞會,讓所有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這也是調節(jié)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現(xiàn)。
3、將開放音樂教學方法應用其中
開放式音樂教學實際上就是根據學生發(fā)展需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采用新型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為做好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教學工作,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師生互換角色的方法教學,在開放學生思維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自身優(yōu)勢,將已有知識與經驗應用到學習中。如在學習《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這節(jié)課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認為怎樣的行為才是愛家鄉(xiāng)、愛祖國,讓學生積極表現(xiàn)自己,為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獎品,如卡通人物畫像、象征榮譽的臂章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大幅度提升,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充當學生,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來判斷,如教師可以問學生“隨手撿起丟在地方的香蕉皮算不算愛國?”這時學生就會給出答案,然后教師給出隨手丟垃圾的害處,學生也會記住不要隨手丟垃圾。
三、結語
開放式教學的提出與新課改有很大關系,也是小學音樂教學改革中必然選擇,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就要將各種新型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中。開放式教學與小學“半小時課堂”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對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不斷探索與應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將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姜寶君,尹愛青.《關于開放式音樂教學策略的研究——從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維度》[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219-222.
[2]傅美娟.《對小學開放式音樂課堂的探索》[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0:60.
[3]黃玉玲.《開放式教學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2,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