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華
摘 要:如何緊扣英語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當堂訓練”,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轉化為運用能力,并在實踐運用中鞏固和完善新知識,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筆者對此從“聽說課”、“語法課”、“閱讀課”和“作文課”四種課型入手,初步探究了這些課型中“當堂訓練”的具體策略與方法,且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跋茸龊笳f,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
關鍵詞:緊扣教學 當堂訓練 運用能力 策略與方法
(1)強調學習過程,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是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譯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從2011年9月開始,我校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課堂教學“三部曲”。三個“15分鐘”上演三幕?。呵?5分鐘教師提出“學習任務”,組員將預習的知識在學習小組中交流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嘗試完成“學習任務”。第二個“15分鐘”教師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就學生存在的問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后“15分鐘”指導學生“當堂訓練”,讓學生將“學習任務”中獲得的知識當堂運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當堂訓練”的具體策略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課型有“聽說課”、“語法課”、“閱讀課”和“作文課”。學生在不同課型的“學習策略”和“當堂訓練策略”當然不同。本人就自己在教學中對以上四種課型“當堂訓練”的具體策略探究如下:
(一)英語聽說課“當堂訓練” 的具體策略
聽說課是每個單元的基礎知識導入部分,在課前準備時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布置學生去讀寫聽力訓練中將出現(xiàn)的新單詞、重要短語和關鍵句型。在小組合作學習階段,讓學生互相檢查預習情況。在教師精講階段,讓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其它小組來糾錯,教師做適當?shù)难a充和講解。聽說課“當堂訓練”的設計形式多樣,應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來設計。可由淺入深,由粗略到具體。如:聽前預測,根據(jù)圖片猜大意;聽中訓練:1、勾選聽到的事實;2、將圖片排序;3、搭配人物與動作;4、完成表格;5、補全句子;6、判斷句子的正誤;7、回答問題等。聽后訓練:根據(jù)聽力內容,小組編對話并登臺展示。當然,“當堂訓練”的時間有限,應根據(jù)聽力材料選擇其中幾種訓練方式。
(二)英語語法課“當堂訓練”的具體策略
人教版新目標各單元的語法內容是按照“感知、發(fā)現(xiàn)、總結、練習、運用”的程序來編排的,各單元語法課包括語言結構總結(Grammar Focus)和語法運用練習兩個部分。語言結構總結是在前面聽說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并以表格的形式對比呈現(xiàn)。在處理語法課的“當堂訓練”時,可采用以下訓練方式。1、教師先摳掉語言結構句子中的關鍵詞,然后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和已積累的知識將被摳掉的關鍵詞還原。其目的是讓學生討論需要掌握的知識,去感知和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知識的能力。2、給出關鍵詞和例句,讓學生“模仿葫蘆畫瓢”造句,進行控制性的語言操練。3、綜合性填空。以語法結構為基礎,適當拓展延伸,進行半控制性操練。4、設計情景和語境,讓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編寫對話,并相互檢查糾錯。進行開放式的訓練。
(三)英語閱讀課“當堂訓練” 的具體策略
英語閱讀課的“當堂訓練”分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部分?!白x前”的訓練有:看圖預測閱讀內容和提問激活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白x中”訓練的形式有:1、快速閱讀,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2、匹配段落與大意;3、回答問題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 4、判斷正誤;5、完成表格;6、補全句子;7、搭配新單詞的釋義。通過“讀中”的當堂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尋讀能力、猜詞能力等?!白x后”訓練的活動主要讓學生結合閱讀材料進行拓展性語言訓練和運用,包括小組討論、解決問題、角色扮演、復述課文、讀寫結合等。
(四)英語作文課“當堂訓練”的具體策略
寫作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語言輸出活動。教師要幫助學生較好地學習英語寫作,須采用寫前、寫中、寫后的過程性寫作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用英語構思,從而形成合理的寫作思路,順利完成寫作任務,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還有利于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寫作“支架”,通過分解寫作過程來降低寫作任務的難度,減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焦慮感,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的自信心。在英語作文課“當堂訓練”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基礎性訓練的指導,如加強學生組詞成句、組句成段的訓練,引導學生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漸進的輸出語言。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的寫作訓練,本人先給出圖片和單詞,讓學生口頭造句。然后給出圖片和扣空的句子,讓學生填寫謂語動詞和形容詞。最后給出一組圖片,五個問題和三個段落的大意,讓學生布局謀篇,寫一則60-80詞的日記。通過一步步的指導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語法課“當堂訓練”的教學案例
以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冊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 Section A Grammar Focus—4c為例。
(一)感知語法。將課本Grammar Focus句子中的關鍵詞摳掉,通過游戲“擊掌傳檸檬”,幸運獲得答題機會的學習小組迅速還原被摳掉的詞,并翻譯句子。
(二)、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律。
小組討論完成,登臺板書。學生自己糾錯、講解、訂正。
(三)、語法練習:給出關鍵詞和例句,讓學生“模仿葫蘆畫瓢”造句,進行控制性的語言操練。
(四)、語法運用 :先進行半控制性操練,再進行開放式的訓練。
(五)、語法總結:及時進行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當堂訓練”的誤區(qū)
“當堂訓練”的目的在于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以致用、鞏固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但若訓練不當,容易走入下列誤區(qū):1、訓練內容太難,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2、訓練形式單一,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不及時處理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留下死角。4、將當堂訓練當成老師的“專題報告”,不給學生討論質疑的機會。
四、結語
針對不同課型,做好“當堂訓練”,可以減輕學生課外過重負擔,(2)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反饋準確的信息,便于教師調整教學。并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布置少量延伸、拓展性的作業(yè),讓學生進一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總之,在“先做后說,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中,如果能緊扣英語課堂教學,指導學生有效進行“當堂訓練”,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課堂知識,不但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最終成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
[2]束定芳著,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