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今的課堂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卻暴露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教師閱讀素養(yǎng)不高、學生閱讀興趣缺失以及學生閱讀范圍狹窄等。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從教師素養(yǎng)的提高、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等方面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應對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閱讀教學是指以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為主的教學活動。它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訓練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教學是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重要途徑
閱讀是讀者通過目視或口誦從文本中獲取、理解相關知識的學習活動,但學習閱讀還應該為學生真正理解和運用語言服務,這就需要教師來進行閱讀教學。真正讀懂了文章并結(jié)合一定的語言寫作訓練,才能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2.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
掌握好閱讀的技巧是學習其他一切課程和知識的基礎,并且在日常交往中也能給予一定幫助。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活動不僅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并且對于寫作、口語交際以及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等方面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3.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保證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閱讀者在閱讀中不斷探索、追求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并在其中獲得一定閱讀效益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閱讀教學在養(yǎng)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與完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三維目標逐漸得以體現(xiàn)。但由于許多教師受到了過去教學理念、習慣和動機的影響,當今的課堂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部分教師語文閱讀素養(yǎng)不高
如今,一線教師面臨著極大的壓力,除了要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完成學校和上級下達的各類任務,因此去掉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此外,教師的閱讀書目也僅限于參考資料和教輔,很少閱讀教參以外的書籍,這導致其人文素養(yǎng)相對較低,從而也制約了教師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學生閱讀興趣缺失,閱讀能力不足
學生課堂上閱讀情感的激發(fā)是建立在一定閱讀興趣上的,但如今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將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等講解給學生,而忽視了情感方面的引導,這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并沒有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蘊所在,自然也就不能提起興趣。同時,有些教師還常常忽略一種閱讀模式,即默讀。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樣的閱讀方式往往會使課堂變得“冷清”,因此這種方式逐漸被淡化。
3.學生閱讀范圍狹窄,閱讀量不足
(1)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對學生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師自身的閱讀面窄、閱讀量少也就自然沒有足夠的閱讀資源推薦給學生閱讀。(2)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小學的圖書館圖書數(shù)量少,且品種單一,不能滿足新課標下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3)由于繁重的學習壓力,學生每天做完課后作業(yè)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教科書和作文選成了他們?nèi)康淖x物,因此根本沒有空閑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喜愛或者感興趣的書籍。
三、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1.教師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自身的閱讀范圍、閱讀習慣和閱讀量等也會間接影響所教授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飽讀詩書,用豐富的語言藝術和自身的人文魅力去感染學生,從而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在閱讀書籍文獻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更新。總之,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做到淡泊名利,靜下心來去閱讀、去思考,真正走進書籍,在文字中得到熏陶,獲得提升。
2.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但是,對于自主性欠缺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無法在一節(jié)課中集中所有注意力,這便需要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們樂于參與并享受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能夠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隨機選擇,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運用各種情境法時,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并要考慮到實際教學所產(chǎn)生的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1)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動筆的習慣。學會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這對以后各個學科的閱讀都將大有裨益。(2)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查字典的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以便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3)培養(yǎng)學生勤于閱讀的習慣。而在校期間,老師對學生僅限于一定的指導,真正的實施還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配合。
參考文獻:
[1]周一貫.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0.
[2]蘭臻.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海峽科學,2009(4).
[3]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閱讀教學是指以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為主的教學活動。它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訓練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教學是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重要途徑
閱讀是讀者通過目視或口誦從文本中獲取、理解相關知識的學習活動,但學習閱讀還應該為學生真正理解和運用語言服務,這就需要教師來進行閱讀教學。真正讀懂了文章并結(jié)合一定的語言寫作訓練,才能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2.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
掌握好閱讀的技巧是學習其他一切課程和知識的基礎,并且在日常交往中也能給予一定幫助。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活動不僅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并且對于寫作、口語交際以及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等方面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3.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保證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閱讀者在閱讀中不斷探索、追求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并在其中獲得一定閱讀效益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閱讀教學在養(yǎng)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與完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三維目標逐漸得以體現(xiàn)。但由于許多教師受到了過去教學理念、習慣和動機的影響,當今的課堂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部分教師語文閱讀素養(yǎng)不高
如今,一線教師面臨著極大的壓力,除了要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完成學校和上級下達的各類任務,因此去掉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此外,教師的閱讀書目也僅限于參考資料和教輔,很少閱讀教參以外的書籍,這導致其人文素養(yǎng)相對較低,從而也制約了教師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學生閱讀興趣缺失,閱讀能力不足
學生課堂上閱讀情感的激發(fā)是建立在一定閱讀興趣上的,但如今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將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等講解給學生,而忽視了情感方面的引導,這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并沒有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蘊所在,自然也就不能提起興趣。同時,有些教師還常常忽略一種閱讀模式,即默讀。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樣的閱讀方式往往會使課堂變得“冷清”,因此這種方式逐漸被淡化。
3.學生閱讀范圍狹窄,閱讀量不足
(1)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對學生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師自身的閱讀面窄、閱讀量少也就自然沒有足夠的閱讀資源推薦給學生閱讀。(2)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小學的圖書館圖書數(shù)量少,且品種單一,不能滿足新課標下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3)由于繁重的學習壓力,學生每天做完課后作業(yè)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教科書和作文選成了他們?nèi)康淖x物,因此根本沒有空閑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喜愛或者感興趣的書籍。
三、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1.教師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自身的閱讀范圍、閱讀習慣和閱讀量等也會間接影響所教授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飽讀詩書,用豐富的語言藝術和自身的人文魅力去感染學生,從而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在閱讀書籍文獻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更新??傊?,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做到淡泊名利,靜下心來去閱讀、去思考,真正走進書籍,在文字中得到熏陶,獲得提升。
2.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但是,對于自主性欠缺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無法在一節(jié)課中集中所有注意力,這便需要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們樂于參與并享受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能夠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隨機選擇,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運用各種情境法時,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并要考慮到實際教學所產(chǎn)生的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1)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動筆的習慣。學會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這對以后各個學科的閱讀都將大有裨益。(2)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查字典的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以便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3)培養(yǎng)學生勤于閱讀的習慣。而在校期間,老師對學生僅限于一定的指導,真正的實施還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配合。
參考文獻:
[1]周一貫.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0.
[2]蘭臻.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海峽科學,2009(4).
[3]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