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wèi)玲
摘 要:在如今倡導素質教育的時代,人們在孩子素質教育方面投入的關注度越來越多。美術學科的學習已經幾乎普及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中,對于提高美術課堂學習高效度顯得尤為重要,真正能讓孩子感受美術的魅力,培養(yǎng)自身的藝術品位,而不是機械學習,在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高效度上應該要做到如下幾點:教學方式精活化,激發(fā)式授課;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實踐中感受美術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興趣為學習的出發(fā)點。通過這些方式,相信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習動力;動手實踐能力
在當今中國素質教育體系中主要是以課堂教授為主要形式,呆板以及機械式課堂教授現象已經引起當今中國教育界的普遍關注,追求高效課堂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的重要話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效率,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美術學習觀念打下良好的基礎,不斷健全自身發(fā)展,是當今美術學習的突破口。時代變遷,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受到了外界的影響,美術課堂的教授方式也應隨時代更加靈活,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美術。
一、教學方式精活化,激發(fā)式授課
在課堂教授中,主要涉及授課與被授課兩方面,授課者為教師,被授課者是學生。傳統的美術教授方式是你聽我講,這種灌輸式、培訓式學習,大大打擊了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扼殺了小學生的原有奇思妙想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提高美術課堂學習效率上,教師應將自己的講課內容生動化,講課風格幽默趣味化,結合豐富的圖文材料模型等多媒體工具,刺激小學生靈敏的感官,給予小學生引導性學習,將精華美術知識在無形中輕松地傳輸給他們,尊重并激勵每一個小學生的異想天開。老師引導性、激發(fā)性授課方式對于小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因此,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老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也應當自覺地承擔起這份責任,讓自己的美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成為小學生美術學習的肥沃土壤。
二、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實踐中感受美術的魅力
學生是美術課堂中的主角,只有學生真正學會美術,從中領略學習的真諦,才能稱為高效的課堂。而現實美術授課中,缺乏實戰(zhàn)動手動腦體驗的課堂,就很難讓學生真實地體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賞識美術的品味。尤其對于小學生,正是處在好動活潑,對事物都處在初識模糊狀態(tài),讓小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美術畫面,動手去實踐他們認知的美術世界,這極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小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例如,不受任何框架限制去鼓勵小學生自己動手畫他們心中的白馬王子或是灰姑娘的樣子等,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美術課堂不再是臨摹課,而是百花齊放,小朋友真正喜歡熱愛的美術學習基地。讓小學生動手動腦的課堂,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途徑,只有小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才能更好地活起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興趣為學習動力
小學生的美術課堂應該是熱鬧的,是讓小學生去想象美術,感受美術的最佳基地。將美術課堂營造成小學生去合作交流,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美術想法的基地,這不僅更好地加深了小朋友對美術的理解,無形中在培養(yǎng)學習美術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小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課堂中的交流合作有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大形式。老師啟迪性、趣味性的發(fā)問以及客觀精彩的評價說明,都有助于學生思考探究。學生與學生之間畫畫材料的分享,制作當中的心得交流,相互評價學習,促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到這個學習環(huán)境中,在玩耍中就能輕松吸收課堂知識。課堂不再是單向式循環(huán),而是雙向的互動與交流。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在中國經濟社會整體實力不斷上升的今天,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學習能力的觀念在許多家長身上已經深深體現出來,教條式美術學習方式已經出現許多漏洞。這種現象很值得深思改善,教師要打破現在的現象。直至現今,小學生的美術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堂學習,課堂學習的效率性很重要,如若沒有有效的課堂學習,很可能美術課程的學習會成為一種負擔。因此,在課堂學習效率性上,教師應做到教學方式精活化,實現精講,讓學生勇于動手動腦,自覺融入課堂學習環(huán)境中,成為課堂的主人公,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真正愛上美術。課堂中老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讓學生學會雙向交流合作,學會相互評價,讀懂美術符號,發(fā)揮小學生專有的天真活潑天性,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
相信在不斷探究改進過程中,我們的小學美術學習教程會與時俱進,針對當代小學生學習特點,實現真正高效的課堂學習。
參考文獻:
[1]柯林榮.當前小學美術高效課堂見識的有效探討[J].學周刊,2013(36).
[2]戚明溪.創(chuàng)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舉措[J].知識窗:教師版,2013(20).
[3]鄭杰林.論教學創(chuàng)實效-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實效性[J].吉林教育,201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