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亞爾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新課標的不斷革新,各個學校和教師都高度重視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加快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改善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為實現(xiàn)學生終生學習的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探索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方法和策略,以促進學生真正懂得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果
加快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話題。任何缺少閱讀教學的教育,都無法正確地感知事物的本質(zhì)。只有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慢慢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使其在閱讀中提高自我認知能力,激發(fā)學生一定的閱讀思維,才能使學生真正在學習上占有主體地位。
一、巧設情境,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任何一切事情的重要因素。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如果毫無興趣,只會是被迫進行學習,反倒會抹殺學生自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意愿。因此,學習教師應該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閱讀氛圍。課堂上教師應主動關心學生,與學生進行輕松愉快地探討和交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想法和建議,使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想讀、敢讀、樂讀。
比如,在教學王煥之的詩歌《登鶴雀樓》時,教師可以邊播放輕音樂,邊利用動畫視頻在多媒體上展示一幅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的景象,幻燈片上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后讓學生為之震撼。利用這種閱讀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致,使學生充分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堅持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時刻保持一種新鮮感。
二、多方位探究思考,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
一個人的思維總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而終止的。在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大膽地去探究和思考問題,細嚼文本,讀懂文意,進一步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如在教學《鹿與狼的故事》一文中,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世間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讓學生懂得如何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最后懂得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道理。教師可以提示鹿和狼之間的共處關系,并結合當今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如保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重要性等內(nèi)容,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通讀課文,并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方式,加快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另外,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營造民主和諧的閱讀氛圍,激勵和引導學生學會質(zhì)疑課文,學習主動探究問題,敢于思考,勇于提問,及時拓展學生的閱讀材料。比如教學《商山早行》這首詩時,讓學生帶有問題地通讀詩歌,細細品味詩中作者當時的心情,以及讓學生談談自身每次回家路上時的體會和感受,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三、指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閱讀能力
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不但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而且能使學生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母雞種稻子》這篇文章時,教師巧妙設計一個角色表演活動,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小組讓學生來推薦組員分別擔任“小雞、小貓、小鴨、小豬”的角色,來演繹種稻子的過程,接著可以讓學生互換角色扮演。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學生更加熟悉課文的角色和內(nèi)容,又能使學生親身體驗課文內(nèi)容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實施適當?shù)膶嵺`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的理解能力和興趣。
四、課堂上給足學生充裕的閱讀時間
任何一種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和掌握都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保留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供學生自己閱讀和思考,自主吸收課文內(nèi)容。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后適當布置一些拓展性閱讀篇目供學生訓練,或者定期組織講故事比賽或朗誦競賽,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總之,只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益。因此,加強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教學,一方面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發(fā)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和引導學生自身的獨有閱讀方式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對學生進行進步性指導,鼓勵學生創(chuàng)意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群體中共同合作和探究的精神,讓學生在閱讀體驗中慢慢培養(yǎng)語感,實現(xiàn)個人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另一方面還要求教師要堅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做好完善的備課工作,努力當好學生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提倡學生課后積極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方法,提升閱讀教學水平,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裴婭.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8).
[2]楊宕軍.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6(1).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