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輝
摘 要:語文學習基本貫穿了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閱讀更是貫穿了整個學習人生,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小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正是培養(yǎng)其對閱讀興趣的關鍵時刻。主要分析了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如何對小學生有效指導,放飛學生思維。
關鍵詞:小學閱讀;課外閱讀;思維
古人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弊鳛樾W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開闊眼界,同時也是其作文素材積累的過程。而在新課標改革中,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方面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每學期最少要進行25萬字量的閱讀,閱讀有多重要可想而知。那么,教師能通過哪些工作實現(xiàn)課外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在課外閱讀中放飛學生的思維?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久居蘭室不聞其馨香,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僅僅表現(xiàn)在家庭教育中,在學校教育也是如此。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就需要一個適合閱讀的讀書環(huán)境,用環(huán)境觸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可以在班級開辦圖書館,選舉圖書角管理員,由學生自行進行管理,在班上推薦分享各自讀過的課外書,同時向學生征集名人名言,張貼在教室墻面,打造一個書香四溢的教室,為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毕胍獙W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愛好。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習慣形成的啟蒙時期,教師需要重視這個階段對孩子閱讀的引導教學,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借助學生原有的愛好進行,比如,利用學生喜歡通過電視收看動畫片的特點,在課堂上邀請學生給大家講述他知道的故事,同時引導學生在書的海洋里暢游,還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三、由課本向課外閱讀拓展
課外閱讀并不是漫無目的的,在現(xiàn)下兒童讀物市場泛濫的大背景下,快餐閱讀充斥著市場,學生讀物雖然種類多,但是從內容上看卻參差不齊,對學生該讀什么書,需要教師進行干預性引導。
(一)以課本為中心,開展主題閱讀
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圍繞課本中涉及的主題內容,為學生推薦類似的文章,供學生閱讀。比如,在學習了《王冕學畫》的勵志故事后,可以以名人趣事為主題,推薦學生在課外翻閱更多的名人事跡,了解這些名人成功的原因,從小故事中學習他們的品德,完善學生的個人品格。
(二)以課本為引子,開展系列閱讀
在我們的課本上,包含有古詩詞、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各種類型的美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涉及的不同類型,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閱讀推薦。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童話寓言故事,可以將《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兒童讀物推薦給學生,而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推薦一些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或者詩詞,鼓勵其進行閱讀并摘抄,為作文積累素材。
(三)以課文為線頭,開展拓展閱讀
語文教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列出了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在閱讀課本這個例子過程中,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語言和思維能力并獲得審美體驗?!苯處煵荒茉趯W完一課之后就算了,而是要以學過的這篇課文為線頭,牽出更多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運用。比如,在學習《初冬》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北國的雪》等同樣寫冬天情景的精美文章,讓學生分析文章是怎樣寫冬天的,與課本《初冬》作比較,兩者在寫冬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同時讓學生談談自己看到過哪些描寫冬季的文章,相互推薦,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四、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
小學生剛接觸語文時間并不長,閱讀量小,對如何進行有效閱讀一無所知,無法分辨出哪些是好,好在哪里,僅僅憑著個人的愛好進行閱讀,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然而課外閱讀并不同于課內閱讀,教師并不能直接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搜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給出解答,同時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入閱讀方法的講解與運用,使學生了解對不同的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需要細細品讀文章就用精讀法,對查閱資料則有選擇地進行閱讀。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互動
(一)角色扮演深化閱讀效果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這也是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高峰期,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比較能接受并感興趣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等形式幫助學生強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比如,在進行《晏子使楚》的學習時,可以組織班級學生排練話劇,將角色分派到個人,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編劇排練,激勵學生去深入閱讀,對文章中的人物形成自己的個人見解,并通過肢體語言再塑出來。
(二)讀書交流會進行思想碰撞
和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一樣,小學生的閱讀大多是出于好玩,讀了之后很快就拋在腦后了,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閱讀一本書后收獲了什么,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同時在交流中進行思想的碰撞。
讀書交流會還為學生彼此分享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以及自己習慣的閱讀方法提供了一個平臺。
(三)以競賽的形式觸動學生
平常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中間開展競賽等方式,設置各種類型的問題,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并使學生明白,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問題都可以在書海中尋獲答案,觸動學生讀書的欲望。
六、重視家庭親子閱讀的引導
學生的課外閱讀還需要爭取家長的支持,無論是家長在物質上的支持學生,還是在精神上陪伴學生,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同時可以給家長推薦書目,由家長有選擇性地幫孩子進行課外讀本選擇。在平常的家長會上,也可以鼓勵家長彼此分享自己在親子閱讀中是如何做的,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對外部世界認識的一個重要渠道,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個人人生閱歷的豐富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需要引起重視,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周霞.淺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干預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