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紅
摘 要:采取“以課本中的情感因素為誘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家校聯(lián)合”、“開辟感恩教育專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打開心結”六種方法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收到了明顯效果。
關鍵詞:情感因素 家校聯(lián)合 感恩教育 心結
現(xiàn)在很多學生情感冷漠、麻木,不懂得感謝、不知道感激、不會感動,對這些患有“情感冷漠癥”的孩子,對這些不懂得感謝、不知道感激、不會感動、只知道汲取的一代,我覺得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課,因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即使將來在事業(yè)上再有成就,也不是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鑒于這種情況,我覺得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采取了“以課本中的情感因素為誘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家校聯(lián)合”、“開辟感恩教育專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打開心結”六種方法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收到了明顯效果。
一、以課本中的情感因素為誘因,啟發(fā)學生的感恩意識
我把課堂作為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主陣地,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情感美文,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生發(fā)開去,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下面以朱自清的《背影》為例,談談我是怎樣挖掘課本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進行感恩教育為主線,從“朱自清流了幾次淚?每次為什么流淚?”導入新課,我引導他們帶著感情在字里行間尋找答案,同學們被“父親”的“背影”感動著,同時也被朱自清對父親的理解和感激教育著。看到同學們漸入情境,我趁熱打鐵,給學生讀了自己在《齊魯晚報》上發(fā)表的一篇《父愛深深》的散文,學生們一聽是自己老師寫的,更加有興趣了,我讀著讀著,自己哽咽了,學生們趴在桌子上流淚了,師生達到了情感的共鳴。我沒有就此滿足,讓他們閉起眼睛,仔細地想一想:“我們的父母是怎樣對待我們的,而我們又是怎樣回報的?”。思考之后,我有意識地讓幾個家長反映在家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起來回答,雖然他們的回答不盡完美,可從他們的眼神中我感覺到了他們的心靈受到了觸動。我又提問了幾個一向很懂事的學生,他們對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理解讓我們感動。此時,下課鈴響了,我沒有就此罷休,趕緊調了一節(jié)課,繼續(xù)給學生“升溫”。我讓他們以“我的父親(母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敘述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細節(jié),感謝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這次作文,是寫得最成功的一次,不僅文章寫得好,更重要的是學生們發(fā)自肺腑的話語令我感到欣慰,讓我看到了感恩教育的成功。作文講評課上,我讓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自己的作文,全班同學再次受到了感恩教育。
總之,對每篇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我都進行充分地挖掘,并加以拓展延伸,從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fā)情感。我不僅教育他們感恩自己的父母,還教育他們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
二、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引導學生學會感恩
為了將感恩教育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我經常在飯前、飯后和課余時間深入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體驗感恩的快樂。一次,我發(fā)現(xiàn)教室的垃圾桶里有學生扔掉的幾個饅頭,我知道一定是在教室吃飯的學生干的,我沒有當面責備他們,只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把饅頭扔進垃圾桶里對嗎?”此后,教室的垃圾桶里再也沒見過扔掉的饅頭。還有一次上課前我走進教室時,看見兩個男同學緊握拳頭,怒目相向,一副劍拔弩張的架勢,看見我后,雖然握緊的拳頭松開了,可憤怒依舊寫在臉上,我把他倆叫到教室外,問清楚原因后,我沒有像以往那樣分析誰是誰非,而是教育他們珍惜在一起學習、生活的緣分,珍惜同學之間的友情。當他們帶著笑容走回教室時,同學們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我想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對全班同學進行一次感恩同學的教育呢?我先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我記憶猶新的《第七條裙子》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告訴他們同在一個屋檐下相處,是天賜給我們的緣分,發(fā)生摩擦、誤解是難免的,但只要我們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寬容大度地對待一切,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同學情,等待我們的一定是燦爛的陽光。這次感恩教育后,同學之間打架斗毆的事極少發(fā)生了。我還積極給學生創(chuàng)造感恩的機會,班里的黑板擦壞了,我故意拿起來左看右看,以引起同學們的注意,看他們有沒有自覺行動,還真見效了,第二天黑板擦就被一個平時很內向的同學買來“502”粘好了,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這個細心的同學,告訴他我們都很感激他,同時也教育其他同學應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付出,學會感恩。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拓展感恩教育內容
為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我?guī)ьI他們去福利院參觀,讓他們感受到孤寡老人內心的孤獨,進而善待自己的父母;讓他們看看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兒,從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還帶領他們去過聾啞學校和智障中心,讓他們通過對比,懂得該怎樣感恩。還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在垃圾中生活的乞丐,回校跟學生敘述后,他們央求我?guī)麄內タ纯?,我便答應了他們,學生們非常高興,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許多吃的、穿的給這個乞丐帶去。并且后來他們還經常去給這個乞丐送吃的。通過以上這些校外活動,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慈悲心、同情心和惜福心。
另外,我還將中國的“三、八”婦女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教師節(jié)與西方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定為班級的“感恩節(jié)”,在這些節(jié)日來臨前,我都提醒學生用最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親人、對朋友、對老師的感謝。
四、幫助學生打開心結,掃除感恩教育的障礙
通過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可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對許多應該感恩的人依然冷漠。我通過找他們個別談話和側面了解,終于搞清楚了問題的癥結,原來有些學生心中有打不開的結。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的心結寫在一張紙條上送給我。我一一幫助他們分析、解決問題。如有個學生對他的數(shù)學老師意見很大,原因就是數(shù)學老師曾挫傷過他的自尊心,這個學生一直耿耿于懷。我就把這位老師的優(yōu)點一一列舉給這個學生聽,告訴他說,盡管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是很正確,可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教育他一定要體諒老師的良苦用心,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適應,懂得感恩,這個學生終于想通了。我又找到這位老師談了談這個問題,這位老師主動地跟學生道了歉,他們的師生關系一直到現(xiàn)在都非常融洽。那一段時間,我一共幫助他們解決了26個問題,找家長、學生、老師談了60多次話,終于將學生思想上的疙瘩解開了,學生們心里透明了,感恩教育終于暢通無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