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發(fā)亮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是小學生未來學習閱讀和寫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闡述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效率低、生字回生等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對策研究
教師在引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中,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近年來,隨著高考的制度改革,學生的語文能力受到來自各方的關注,將語文這一門課程學好,是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任務。而語文教學更是應從小學抓起,讓孩子們明確語文的重要性,不輸在起跑線上。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首要目標是如何教會孩子們?nèi)プR字、認字、寫字,培養(yǎng)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獨立識字。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教師應正確引導小學生識字教學,避免走入教學誤區(qū)。但由于低年級學生剛入學,識字任務大、學習任務重的問題,導致在識字教學中難度較大,使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識字教學不科學
有時候教師為了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便會將教學內(nèi)容壓縮從而進行全面教學,導致有些學生若是在課前沒有做好足夠的預習,在課上只能模糊大概地學習,對生字沒有深入了解,容易造成“生字回生”的現(xiàn)象。
在低年級教學中,識字教學任務較重,課程多,生字多。有些教師為了使學生記得牢往往一個字要做幾遍解釋,一堂課下來,學生并沒有學習到幾個新字,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
更有些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較為針對學生識字認字,而忽略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導致學生讀寫能力偏弱。
2.教學過于形式化
為了避免“生字回生”現(xiàn)象,很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重視生字鞏固,在這一內(nèi)容上花大量時間去設計,卻又容易導致教學內(nèi)容單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過于關注生字的鞏固,沒有把握好學習的層次性,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不到提高。更有部分教師為了追求時髦,運用時下流行的字理識字方法去教授學生,缺乏對學生識字更適宜的方法。
3.時間分配不合理,不夠關注學情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因為把握不好教學時間,導致對小學低年級識字的教學要么偏重于認識生詞,要么偏重于對生詞的讀寫?;蛘呤橇粝逻^多的課后作業(yè),使得學生一直在重復學習剛學的新詞,不注重用詞造句等練習。從而導致學生語言能力,寫作能力趕不上去。如今,早教早育已經(jīng)普遍深入每一個家長的心里,小學生在入學前也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學習過一些字詞,但是有的老師不關注這一學情,不進行深入調(diào)查,只會一味將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重復一遍。這樣間接使小學生誤以為自己今后的學習也一樣簡單,降低了學習興趣。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對策
1.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低年級學生一般年齡較小,在上課時精神比較容易分散,且小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此,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讓小學生感興趣的場景來引導他們學習。比如說,很多小學生都聽過沉睡的公主這類童話故事,我們可以借機將生字比喻為城堡,小學生需要慢慢學習掌握,攻破城堡,拯救沉睡在城堡里的公主。同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謎語、兒歌之類,去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2.進行感官教學,識字教學多樣化
小學低年級學生面對世界,看的還是比較表象的事物。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教師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將生字變成信息傳遞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F(xiàn)今,科技的發(fā)展也促使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許多學校都配備了電子信息設施設備。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其獨特的靈活性、直觀性、實時性的特點。在教學生字時配上圖片,使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有自己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結合生活,靈活識字
語言的魅力,不僅在說也在寫。漢字的學習要結合生活實踐,在實踐中真正掌握。比如說,在學習“跑”這個詞時,教師可以表現(xiàn)跑這個動作,再舉例我們生活中走和跑的差別。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生字,先隨手記在本子里,靈活應用詞典查找學習生字,擴展自己的知識量。學習不是一個古板的過程,靈活運用學習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總之,教師應對識字教學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張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李爽.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研究[D].寧夏大學,20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