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義
新的《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特別是學困生的發(fā)展一直是我長期關(guān)注和探討的課題。現(xiàn)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困生的成因及心理表現(xiàn)
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歸納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
(1)學習目的不明確。大多表現(xiàn)在沒有責任心,認為學習是為家長和老師學的,不需要努力去學,常常要老師催,家長追才能完成作業(yè)。
(2)貪玩造成學習困難占的比例最大。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小學生的自制力差,不能分清什么時候該玩什么時候該學習,課堂上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課后作業(yè)應付了事,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
(3)知識斷層型。由于學習不得法,對所學知識不能很好地掌握,造成學習新知有困難,因為小學沒有留級制度,這些學生都跟班升級,所以學習缺漏也就越積越多。
(4)學習習慣差,依賴性大,產(chǎn)生惰性心理。他們只等著別人說出結(jié)論,不愿主動積極地思考,成績當然不樂觀。
(5)自信心不足。由于理解能力比較緩慢,思維跟不上老師和同學的思路,課堂上這些學生不敢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只會當觀眾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
2.外部因素
(1)家長教育無方,表現(xiàn)在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由,孩子作業(yè)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過問。等到成績不好,更多的是責罵而不是幫助其分析原因。
(2)教師傳授知識的能力與方法在一定范圍內(nèi)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望。
(3)對教師的嚴格要求和批評有抵觸情緒,導致厭學?;蛘呤窃谕瑢W中不合群,也會影響到對學習的興趣。
總之,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問題,而是態(tài)度、興趣、習慣的問題。
二、轉(zhuǎn)化策略
1.走進學生心靈,尋找教育突破口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lián)系的,任何的認識過程都是伴隨著情感的。小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所學習的科目是否重要而去學好它,而常常是因為不喜歡某科的老師就放棄該科的學習。因此每個老師要伏下身子,多傾聽學生的心聲,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走進學生的心靈,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的關(guān)系,這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
在數(shù)學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全身心地去愛、去對待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才會以十足的干勁來學習老師教的功課。
2.精心設(shè)計每節(jié)課,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要想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興趣才會主動去學。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嘗到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如何實現(xiàn)這個目標首先在于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課堂猶如一潭死水,學生有何樂趣?無樂趣哪來興趣?因此課堂上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猜測、實踐活動中去探究新知的奧秘,從中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件快樂的事。
3.注重“導學”,激發(fā)學困生自信
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并不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的,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還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學習障礙,還需要教師的特別關(guān)注,進行個別“導學”。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又如何進行個別“導學”呢?每節(jié)課中都有一定時間檢查課前學習效果或檢驗新課掌握情況,此時我都走下講臺。因人而異,掌握時機,給予學困生巧妙的引導幫助。別小看只有幾分鐘時間,這幾分鐘的指導足以讓學困生增強獲取成功的機會。一個微笑、一點撫摸、一句勉勵的話,對學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們就可能產(chǎn)生無限的學習動力。自信心對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鑄就成功的一半。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還要從各個方面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也會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成功與失敗,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4.及時反饋糾正,學困生練習當堂處理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當堂練習,當堂校對,當堂訂正,這種學習方式進步快。每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我都要做到及時反饋糾正,并在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手批改,看到錯的題目及時指出錯誤。特別是學困生,應盡量讓他們做到錯題不過堂。這樣的處理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氨鶅鋈?,非一日之寒?!薄皩W困生”的轉(zhuǎn)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我們對學困生充滿熱情,充滿愛心,永不拋棄永不放棄,我堅信學困生一定能獲得較長足的進步。就像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說,任何學困生只要給予適合他們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幫助,學習成績都是可以提高的。
參考文獻:
邱國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zhuǎn)化[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