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衛(wèi)
摘 要:分析職校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意義、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遇到的難題,從加強古文教學,弘揚傳統(tǒng)美德,以“三觀”培育引領人文教育等方面研究開展人文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中等專業(yè)學校;語文教學;人文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36-01
培育職校學生的人文情懷,對職校學生的自身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所有教學科目中,語文教學無疑是開展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語文教學關注人的內(nèi)心情感,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層次性、多樣性十分明顯,最適合進行人文教育。在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有利于引導職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做一名合格的現(xiàn)代青年。
一、職校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意義
人文教育具有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能夠幫助學生糾正思想錯誤,引導學生始終朝著正確的人生方向前行,進一步完善其人格,影響其為人處世的習慣,提升其精神境界。
(1)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人文教育提倡以“人”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為目標,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培育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在追求社會價值的同時努力實現(xiàn)個人價值,最終實現(xiàn)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完美統(tǒng)一的目標。究其本質(zhì),人文教育專注于人的精神培養(yǎng),挖掘人性中的閃光點,驅除思想深處的陰霾,激發(fā)出每個人身上的正能量。從當前實際看,大多數(shù)學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忽略了人文精神教育,幾乎完全以應試教育為主導。
(2)開展人文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在越來越注重人才素質(zhì)的時代背景下,衡量人才的標準越來越多元化,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時代呼喚新型人才的涌現(xiàn)。開展人文教育,從精神層面完善一個人的自我價值體系,正是培育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符合社會發(fā)展潮流和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要求。青少年時期是學生認識自我、塑造自我的關鍵階段,在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是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有效手段。
二、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遇到的難題
(1)教材內(nèi)容缺少人文基因,難以過渡到人文教育。目前,人教版語文教材中部分教學內(nèi)容與時代脫節(jié),缺乏人文基因,難以實施有效的人文教育。部分專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實施應試教育的教師未對人文教育引起重視,而重視人文教育的教師卻又受限于教材,無法進行高效教學。例如,學習人教版語文必修三《老人與海》時,教師只是對課文進行了解讀,并沒有深入挖掘“老人”形象背后的含義,導致課文教學缺少人文基因。從深層次來看,“老人”代表了一種堅忍不拔、勇于戰(zhàn)勝挫折的精神,這符合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由于教師教學方向的偏差,使其成為了缺少人文情懷的文章。
(2)對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認識不清。部分教師在開展人文教育時往往會犯方向性錯誤,導致人文教育效果并不顯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語文教師對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認識不清。不少教師將人文教育片面地理解為人道主義教育,這就造成了思想層面的狹隘。其實,人文教育的內(nèi)涵十分廣泛,涉及情感態(tài)度、人物心理、價值取向、大眾情懷等各個要素。教師只有充分認清以上這些內(nèi)容,才能更加高效地開展人文教育。
三、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具體策略
(1)加強古文教學,弘揚傳統(tǒng)美德,增強人文教育效果。語文教學中包含大量的古代文學作品,優(yōu)美的古文既蘊含著作者高超的創(chuàng)作技法,也飽含作者深沉濃烈的情感,體現(xiàn)了古人的人文情懷。其中,有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有安土重遷的故土情節(jié),也有望月思鄉(xiāng)的深深游子意。學習古文,能夠令當代青年學生繼承傳統(tǒng)美德,于浮躁中收獲一份內(nèi)心的純凈。例如曹操的《短歌行》,這首名垂千古的樂府詩,首先在文采上體現(xiàn)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其次,這首詩也蘊含了一代梟雄金戈鐵馬、統(tǒng)一河山的壯志雄心?!皩飘敻?,人生幾何”,豪氣干云的人生態(tài)度躍然紙上,“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則蘊含了作者統(tǒng)一華夏的家國情懷。教師在講解這首詩時,應著重提煉其中蘊含的情感,引導學生培養(yǎng)廣闊的胸襟和家國情懷。
(2)以“三觀”培育引領人文教育。語文教師在開展人文教育過程中,應加強“三觀”培育,將其作為人文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在開展人文教育時,通常面臨無處著手的難題,教師不知如何具體展開,也不知如何檢測人文教育成果,導致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其實,可以以培育“三觀”為方向,將人文教育具象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四、結束語
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養(yǎng)人,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更加注重人文教育,不再局限于教會基本的語文知識,而是從精神意識層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當前,在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還存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難題,但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這些問題都能被有效解決。語文教學是一場古今中外的文化之旅,人類創(chuàng)造的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現(xiàn)代文明都是開展人文教育的豐富養(yǎng)料。語文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結合職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人文教育,促進學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寶玉.淺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文理導航,2015(04).
[2]徐一周,陳基萍.淺議中專學校的語文教學與文學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6(02).
[3]遲艷杰.人文性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以《地震中的父與子》課堂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