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斌
摘 要: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發(fā)散學生思維的主要途徑之一。而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條件與設備的限制,對于有些實驗教師往往會采用演示的方法代替學生的動手操作,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談談如何改進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 探究能力
在現在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僅僅學習到物理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要具有利用物理思維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讓他們在物理實驗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教師演示以引導為主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而教師要作為引導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引者,積極幫助學生一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與障礙。在傳統(tǒng)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大多數都是通過“教師做,學生看”的方式進行,這樣雖然能夠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所學知識,但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我們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將課堂充分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收獲知識與技能。
比如在做“光的折射”這個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折射斷筷”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猜想折射的原理,并讓學生進行探究:如果激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不斷改變激光的入射角度,會發(fā)生什么現象?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并完善實驗方案,驗證猜想的結論。在做演示實驗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多媒體集聲音、圖像、視頻于一體的功能使其在實驗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這樣的實驗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通過這樣的思考與探究,不斷完善自己的結論,并且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入透徹,探究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啟發(fā)學生多動腦筋,認真進行實驗探究
鏡子越擦越亮,腦筋越用越靈。學生在學習中只有勤于動腦,積極探究,才能學有所獲。初中物理的科學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學生若是只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就難以學好物理,也難以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在物理學習中做到舉一反三,進而讓學生認真進行實驗探究,不斷提高探究能力,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其知識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很多學生學習起來都會覺得復雜難懂,那么教師就要與學生積極互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增強信心,從生活中的現象出發(fā),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普遍存在,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發(fā)現物理、學習物理知識的習慣。比如在學習實驗“紙鍋燒水”時,由于該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不適合學生親自動手,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演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認識到物理知識的奇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做這個實驗前,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充分開動腦筋思考,發(fā)散思維,猜想實驗的結果,并說出自己的理論依據;并且讓學生思考:這個實驗中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識?
由于紙、火、水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他們對于熟悉而不理解的事物會充滿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生學習能量的來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更積極地思考問題。在做過這個實驗后,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產生這個結果的必然性,還要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通過思考討論,解釋實驗的原理,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改部分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
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很多實驗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參與。那么教師就可以將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分組實驗,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真切體會到實驗的真實性與操作性,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科學性,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并且在實驗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與動手操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采用分組實驗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共同設計實驗步驟,完成實驗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實驗進程的整體掌握。而且,在愉快的實驗氛圍中,學生通過團結協(xié)作,體會到實驗過程中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感受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默契,使其在之后的課堂學習中更得心應手。若是教師只將實驗的過程與原理告訴學生,或是僅僅為學生演示實驗的過程,學生即使暫時理解了這些知識,其在做題時也不會靈活運用,難以做到融會貫通。
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像是在學習了“浮力”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鹽水浮雞蛋”的實驗,讓學生體會物體浮沉的條件,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四、結語
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而實驗可以說是物理教學的靈魂,也是學生學好物理的突破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實驗學習中收獲知識與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與信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物理學習,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暢.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許穎華.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