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林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習的方式?!北疚耐ㄟ^對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初中生物課堂實踐活動實施中的可行性、實施要求、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探討了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初中生物實踐活動中的運用,以期能夠提高初中生物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2
1.實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的可行性
(1)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是對所選中的探究課題進行積極探究,分析探討。探究性學習的意義就在于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動手操作,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搜索驗證。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培養(yǎng)探究能力,樹立探究意識。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意義之一就在于它使學生在實施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其樹立探究意識。
(3)立足實驗,具有較強實踐意義。探究性實踐活動立足于實驗,圍繞實驗活動而展開。探究性學習的本質在于引導學生對周圍的科學規(guī)律、自然現象尋根問底,尋求其中隱藏的奧秘和規(guī)律。它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自然現象,將所學的知識與周圍現實世界聯系起來,將其運用于現實生活中,解決現實問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2.實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的要求
(1)可行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實踐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既能滿足學生的主觀需要,又能滿足客觀現實需要的要求,能夠在現實中順利實施。
(2)目的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實踐活動必須具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只有目標明確,學生才能認準探究的方向,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實踐活動的目標的選擇必須依據教材和現實生活,抓住教材知識中的重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探究,使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掌握重難點,進而掌握理論知識。探究性實踐活動的目標設置要注意依據教學目標,加強學生發(fā)展與理論知識的聯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還要注意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
(3)科學性。實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使學生在其中學會學習和思維方法,學會科學探究,并從活動結果中學會科學知識,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因此,初中生物探究性實踐活動必須具有科學價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新是探究性學習的靈魂。雖然學生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得出的結論大多都是前人已經探究過并有了定論的課題,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探究性活動就應該完全被動按照前人的模式重復一遍,感受前人探究的樂趣。恰恰相反,雖然課題對于人類整體而言是已知的實驗模式,但是對于進行實踐活動的學生而言卻是全新的知識領域,是未知的奇妙的世界,理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
3.實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的有效策略
(1)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探究方式。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研究方式。如“問題”引領式、小組互動式、實驗觀察式探究等,提升實踐活動的效果。
(2)立足生活,從已有經驗出發(fā)。在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活動時,教師應當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fā),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教學資源,將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推動實踐活動的有效展開。
(3)活動的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發(fā)展水平。教師在實施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時,應當注意對活動的主題內容、難度以及活動方式等進行把握,使活動的水平與學生的知識量、學習水平以及智力水平相適應。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使活動難度處于螺旋上升的狀態(tài),逐步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和探究能力。同時,需要教師在工作生活中多觀察、多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實施實踐活動。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在實施探究性學習實踐活動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立足于教材及社會生活,選擇設置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假設,搜集資料,設計可行的實驗實施方案,并付諸實踐。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發(fā)現問題背后隱藏的科學規(guī)律,并引導其積極進行知識的遷移,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實踐能力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劍釗.淺談初中生物探究活動教學的有效性[J].大眾文藝,2010,(1).
[2]陳杰林.中學生物探究性課堂教學中如何破解困惑[J].考試周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