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敏++劉爽
摘 要:高校法治關系著學校的管理和發(fā)展,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制定大學章程,依法行政,加強民主監(jiān)督,努力提高師生法律意識。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高校落實依法治校,對創(chuàng)新高校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高校;依法治校;大學章程;監(jiān)督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依法治國視域下民辦高校依法治校問題研究”(JG15DB071)。
1.制定“良法”——大學章程,做到有法可依
大學之治首在章程,讓高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的良法之治,法治狀態(tài)下的大學章程應是良法,因此我們依法治校而制定的《大學章程》,不應該背離學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傲挤ā钡臉藴视卸阂皇且袛嘀贫ǖ某绦蚴欠窨茖W、民主;二是是否重視對權力的規(guī)范和約束。結合當前我國高校的情況,迫在眉睫的就是先要加快學校“良法”——大學章程的起草、制定的步伐,把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作為依法治校的總抓手。
2.強化依法治校理念,推行依法行政
法治國家奉行法的統(tǒng)治的觀念,在全面依法治國大環(huán)境下的高校,應當是大學章程管理一切,一切要奉行章程的管理。因而必須改變高校管理者慣用行政手段和道德觀念來治理學校的現(xiàn)狀,提升管理者對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的重視水平,從主要依靠政策、經(jīng)驗和“權力”來管理學校,轉變?yōu)橹匾暦煞ㄒ?guī)在管理決策中的作用,依法治校,真正實現(xiàn)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高校要強化依法治校理念,尤其是高校管理層,應把依法治校問題提高到與黨中央決策保持一致的層面上來,在實施過程中要避免流于形式。在學校的制度確立之后,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狠抓落實,做到有法必依。嚴格依照大學章程實行管理,擴大制度的管理面,把教代會制度落到實處,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健全校內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規(guī)則,科學劃分并規(guī)范黨委和行政的職責范圍,提高學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切實將權力關進籠子,使高校管理走上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軌道。
3.重視民主監(jiān)督,發(fā)揮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作用
部分高校沒有賦予監(jiān)督機構以權力,監(jiān)督機構形同虛設,導致決策無人監(jiān)督,更無反饋渠道,致使廣大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高校必須推動民主監(jiān)督的有效實施,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部門的工作職能,拓寬民主監(jiān)督的渠道,實行校務公開,公開學校重大事項、重要制度,保障廣大師生的知情權。具體而言,如公開經(jīng)費使用、收費項目、教學質量、教學計劃、工作規(guī)范、人員調動、各部門主管領導聯(lián)系方式等。校務公開的運作可采取定期公開和隨機公開相結合的辦法。預算和收費等項目每學期開學初或期末公開一次,臨時性調整內容采取隨機公開的辦法。發(fā)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和群眾組織作用,聽取來自學校工會、團委、學生會、家長、社會的意見,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這樣,既確保了高校行政職權的規(guī)范行使,又為師生員工提供了獻計獻策的有效平臺,依法維護了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4.加強法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識
各大高校應該把相關的法治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相結合,學習刑法、勞動法、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的基本常識性內容,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大學生法治意識,引導大學生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增強規(guī)則意識和誠信意識,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習慣。各高校應該建立普法宣傳員隊伍,在學生中開設法律講座,并且對教職工進行法律培訓,廣泛運用新媒體技術,如校園網(wǎng)、學校貼吧、QQ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法治教育內容,可嘗試將法制教育融入實踐教學和學生活動當中,發(fā)揮第二課堂的普法作用,如組織學生參加 “6·26”禁毒法制宣傳、“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活動。
總之,依法治校需要高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用智慧和熱情來積極建設,從而保證高校規(guī)范、有序、協(xié)調地運作,使廣大師生受益。
參考文獻:
[1]甘慧珊.大學章程研究:必要性、內涵與實踐問題[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
[2]孫長智,孫曙光.依法治校與大學章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現(xiàn)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5, (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