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丹
【摘 要】
新課改強調(diào)人的發(fā)展,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而且要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高初中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方式。情感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靈魂,因此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不同程度地滲透情感教學。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正確地引導學生理解愛國主義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身邊的細微的感動與認知??梢詮娜谌胴S富情感導入、營造良好氛圍、引發(fā)共鳴和生活延伸等方面實施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關鍵詞】
新課改 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方法
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不同,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也會不同。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素質(zhì)教育成為當前教育事業(yè)的主要教育理念,在中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使中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本文主要對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探析。
一、融入豐富情感,導入新課程
一節(jié)課堂的開頭是否有吸引力往往可以決定改節(jié)課堂的課堂氛圍、課堂效率以及課堂質(zhì)量,因此教師從課堂導入部分入手,融入情感教育,導入新的課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為高效的語文課堂打下良好的開端。比如,在學習《幼時記趣》這一課之前,老師可以先引入一段話或者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然后再引入課堂。例如,“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也有很多有趣的經(jīng)歷,比如和小伙伴們玩泥巴、下河摸魚、掏鳥窩、和爸爸媽媽去游樂園、動物園等等,大家是否還記得自己童年發(fā)生的趣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幼時記趣》,分享沈復的童年趣事?!币部梢杂?分鐘左右的時間與學生一起討論童年的趣事,再自然地將話題轉(zhuǎn)向新課程,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其學習的興趣。而在學生回憶童年趣事的過程中也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融入了課堂,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更容易理解這一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體會,從而達到該節(jié)課程情感認知以及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二、營造良好氛圍,增強求知欲
良好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也會充滿期待,求知欲增強,最終會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應用情感教學時應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情感氛圍,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小組合作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多媒體演示等增強課堂互動,活躍課堂的氛圍。例如,在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一課時,可以以“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還是不止一個?”為主題,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生間的討論會打破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同時討論主題的開放性會使學生在求知欲的驅(qū)使下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解放思維。老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拉近和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為打造和諧平等的課堂創(chuàng)造條件。而學生間不同的思維碰撞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體會到不同的情感表達,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語文課堂的學習。
三、通過情感契合點引學生共鳴
情感的共鳴有利于學生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有利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研讀教材,尋找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情感的契合點,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學會將情感融入文本的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能力。例如,在學習《松鼠》這一課時,可以聯(lián)想到學生在童年時期或者當前喜愛小動物的這一興趣愛好,以此作為契合點,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對其進行簡單的描述。尤其是同樣喜歡小松鼠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養(yǎng)動物的經(jīng)歷以及動物特征進行詳細的描述。通過對話和分享,學生們都不禁想起自己曾經(jīng)與小動物之間的趣事,想起家里的小狗、小貓、小金魚等。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下,學生再進行文本閱讀時不禁會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感,帶著探究的心理去看待作者筆下的松鼠,從而更認真地閱讀文中對松鼠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作者以何種心態(tài)去觀察、描寫松鼠。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延伸情感教育
教材的編寫題材均來源于生活,任何學科的教學均是為服務生活而展開的,因此在進行情感教學時,不應局限于課堂上45分鐘的情感體驗,而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延伸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延伸到課后,融入到生活中。例如,在學習《童年的朋友》這一課時,需要學生體會文中高爾基對外祖母敬愛之情,和對童年的回憶,在課堂上教學時可以配合《外婆家的澎湖灣》這首應景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回憶與外婆相處的情境。在學習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布置與親情有關的生活化作業(yè)。比如,周末與家人一起去動物園玩、幫媽媽做家務、和媽媽去看望外婆、給爺爺奶奶捶背等等,促進學生與家人的情感交流,并要求學生就周末所經(jīng)歷的事情進行寫作。學生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去觀察家人的言行,從中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體會情人之間濃厚的感情。學生在寫作時會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內(nèi),在提升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jié) 語】
總之,情感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理念。將情感教育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從課堂導入部分著手,為高效課堂的展開打下基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學效率;研讀教材尋找情感的契合點,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語文來源于生活,因此應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南.情感—語文教學的靈魂—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2)
【2】王金金.初中語文以讀促寫 讀寫結(jié)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2)
【3】朱曉為.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三個轉(zhuǎn)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8(S1)
【4】沈樂茹.“情”在不言中—試探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