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摘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英語;培養(yǎng)策略
教育家愛彌兒說:“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背踔猩顫姾脛樱绊懰麄冞M入學習狀態(tài)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和語境,多途徑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保證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昂揚、奮發(fā)、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以下是筆者的一些激趣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英語自主學習
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來自于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祆湔f:“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币簿褪钦f,要學生愿意學,樂意學,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學習英語培養(yǎng)成一種興趣,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就能使學生由原來的“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學生在初學英語時都會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對英語都有一定的興趣。但因中學生缺乏意志力,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因困難和乏味而轉移或中斷。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才能保持他們積極的學習動力。①教師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途徑,如課件、遠程教學、英文歌曲、英語電影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②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中,我經(jīng)常利用游戲、辯論、排演小品、制作朗讀錄音、拍攝課文錄像、觀摩原版VCD等,把課堂變成一個交際的小舞臺,把課本中對話、課文的角色分配給學生,讓他們把自己體會到的動作、表情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和諧,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③引入英語競賽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二、開展課外活動,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課外活動可以鍛煉學生運用外語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在課外活動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臨場發(fā)揮力將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由于沒有課堂的嚴肅氣氛,學生會無拘無束,自由發(fā)揮,從而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可采用課外表演、英語角、唱英語歌曲、讀書會、故事會、書法比賽、觀看VCD教學片等活動形式。英語課外活動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把較為枯燥的被動學習變的生動活潑、積極主動,使學生從中領略到獲得新知、提高技能的成功感。
三、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個體差異
注重全體學生發(fā)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素質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由于環(huán)境、條件、基礎和個人愛好不同,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普遍存在。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水平不同,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對不同水平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有利于對學生良好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按照因材施教原則,英語教學中要特別幫助、鼓勵在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樹立起主動學習的精神。借助這樣的平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
四、合理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指導
《英語課程標準》中,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形成適合自己地學習策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地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不僅有利于讓學生把握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正確指導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大膽質疑、善于提問的精神。要時刻引導學生從“要學”到“會學”再變?yōu)椤皭蹖W”。教育心理學家布魯斯納認為“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將我們帶到某處,而且應該讓我們在前進時更為容易?!碑攲W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也會受益匪淺。如:怎樣記憶單詞的方法、單詞詞性的轉化、構詞法、英語語法時態(tài)特點等。如科學、有效安排學習時間。除了課堂上自我思辨能力培養(yǎng)外,引導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收聽VOA、BBC等廣播節(jié)目或收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學唱英文歌,這樣的語言體驗過程既擴充了學生的詞匯量,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教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啟發(fā)、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五、注重成功反饋,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動力
有些心理學家提出,許多英語學困生由于有太多失敗的經(jīng)歷或得到過多負面評價會產生一種失意心理,學習情緒低落。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的成功體驗來源于兩個因素:一是自己獲得知識、技能的價值感的滿足,這是內在因素;二是別人的表揚、鼓勵所帶來的榮譽感的滿足,這是外在因素。所以,教師在評價中要以表揚、肯定為主,無論學生取得怎樣的進步都應該給予表揚,尤其是學習差的學生更應即時鼓勵。教師不應該認為差生的進步不真實,這種行為極大地挫傷了差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使他們心灰意懶,導致學習意志消沉。這就要求教師隨時尋找、捕捉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東西,要有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尋找發(fā)現(xiàn)差生身上的閃光點。教師一發(fā)現(xiàn)差生的閃光點,就要及時表揚,以此使它成為后進生向好的方面轉化的轉折點。也許教師對他們的一絲微笑,一次疼愛的撫摸,一句鼓勵的話,就能使學生慢慢地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多一次表揚,多一次鼓勵,就會有多些進步。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個成功點便會變成他們成長歷程的一個個加油站。
總之,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辯證處理課堂教學中主體與主導之間的關系,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新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