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萍
摘要:本文以光合作用為例,研究學生的舊知識對將要獲得的新知識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積極的,可成為新知識學習的階梯,也可以是消極的,會阻礙新知識的獲得和鞏固。所以,學生的學情分析是進行教學設計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學情分析;舊知識;光合作用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05-0039-01收稿日期:2015-09-15
學生的生物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構建自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的過程。他們帶著自己原有的知識背景(舊知識)、活動經(jīng)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并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包括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學習新知識,建構對生物的理解。
1舊知識是學生新知識學習的階梯
初中課本中已有對光合作用的簡單描述,通過一系列探究實驗,學生能闡述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原料及條件?;趯W生這樣的基礎,我們新課的開始則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來喚醒學生的記憶:
①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哪些?
③什么樣的生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④光合作用離不開一種細胞器,它的名字是什么?
⑤根據(jù)上面的問題,你能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嗎?
學生很快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并寫出反應式CO2+H2O→O2+(CH2O)。
但是學生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并不局限于此總反應式,而是以此為階梯,繼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即光反應和暗反應,書本在P103—104詳細地描述了這兩個反應階段,還配置了相關的反應圖解,這才是本節(jié)的重點及難點。
如果新課學習的時候一上來就學習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學生看到書本中對于光反應和暗反應相當長的描述,錯綜復雜的反應式圖解,就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覺得這么枯燥又復雜的東西自己肯定學不會,沒聽幾分鐘就開始走神了。所以利用復習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引入新知識,為新知做好了鋪墊。
2新知識的學習補全舊知識
學生初步回憶起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后,教師一步步分析,提出更深入的問題。
(1)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氧氣是哪里來的?在氧氣形成的同時還有哪些產(chǎn)物的產(chǎn)生?請仔細閱讀書本P103這一段的描述,回答這個問題。
(2)你能將剛剛學習的文字部分轉變?yōu)榛瘜W反應式嗎?
(3)像淀粉這樣的糖類是怎樣一步步合成出來的?請仔細閱讀書本P103這一段的描述,回答這個問題。
(4)你能將剛剛學習的文字部分轉變?yōu)榛瘜W反應式嗎?
(5)填表:
問題分步出現(xiàn),按光合作用發(fā)生的順序層層遞進,在這些問題的指引下,學生以閱讀為基礎,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主動探索新知識,將書中的新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新舊知識之間既有相互貫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而這種不同點往往正是舊知識的發(fā)展與提高,所以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學生在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知識,體驗獨立發(fā)現(xiàn)的愉悅。不同的學生進行這一步的時間是不同的,因為他們擁有的舊知識的多少、舊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搭建新知識的速度和牢固程度自然不同。所以說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自己看書,教師任何巧妙的教法都無法代替學生主動內(nèi)化的過程。其次,這些知識不是一下子需要學生學會的,而是分步分階段地逐步掌握的過程。
3舊知識也會阻礙新知識的獲得和鞏固
本節(jié)課位于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jié),在第三節(jié)中我們已經(jīng)學過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反應式:C6H12O6+6O2+ 6H2O→6CO2+12H2O+能量。
光合作用反應式:CO2+H2O→O2+(CH2O)。
從上面兩個反應式看,光合作用的原料剛好是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又是呼吸作用的原料??瓷先ズ芟袷呛唵蔚哪孓D,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復雜過程。
有些學生呼吸作用本身掌握不佳,這時候立即學習光合作用,會造成后者的學習和記憶難度增加。
學情分析是伴隨現(xiàn)代教學設計理論產(chǎn)生的,是教學設計系統(tǒng)中“影響學習系統(tǒng)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學生的“舊知識”,明確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研究出學生“怎么知新知識”,即如何安排學生活動,進行教學設計安排,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