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沛
摘 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C語言迅速在全世界普及推廣,C語言程序設計在計算機教育和計算機應用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學生在學習C程序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出發(fā),立足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展開關于C語言學習方法及興趣培養(yǎng)等幾方面的討論,希望對學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 中職院校 C程序設計 興趣培養(yǎng)
C語言是國際上廣泛流行的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具有語言簡潔、使用方便靈活、移植性好、能直接對系統(tǒng)硬件和外圍接口進行控制等特點,所以C語言程序設計始終是高等學校的一門基本的計算機課程。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yè)都開設了C語言課程,而且一些高考對口升學高校增加了C程序設計考試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掌握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是否具備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等相關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但中職學校學生文化素質、專業(yè)能力普遍較差,缺乏學習信心,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學習C程序設計的過程中就會感覺到C語言概念復雜、規(guī)則繁多、較難理解、容易出錯等問題,從而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產(chǎn)生畏懼、排斥心理,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中職生學習C程序設計的興趣。
一、充分認識C語言
簡單了解C語言的發(fā)展歷史,理解科學家們開發(fā)C語言是由興趣而發(fā),這對學生來說具有引領作用。而要進行程序設計,必須使用一種計算機語言作為工具,否則只是紙上談兵,可供選擇的語言很多,各有特點和應用領域。C語言是一門通用的計算機編程語言,它功能豐富、表達力強、語法規(guī)則相對簡單,閱讀和編程較其他高級語言來說更容易一些,而且它使用靈活方便、應用面廣、目標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級語言的優(yōu)點,又具有低級語言的許多特點。C語言作為傳統(tǒng)的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更適合解決某些小型程序的編程,而且如果有了C語言的基礎,在需要時進一步學習C++,也是很容易過渡的。
二、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
傳統(tǒng)的C語言教學是在普通教室里,教師除了講授語法知識外就是例題講解,學生不是在聽講就是在做練習,這些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授課過程幾乎是老師全程灌輸知識,整個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排斥這門課。教學條件稍好的話可以利用投影授課,但是在學生的眼中一行行的代碼猶如“天書”,久而久之,缺乏意志力的學生就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往往“昏昏欲睡”。在機房實訓時只知道把課本或筆記中的代碼機械地錄入電腦中,編譯、連接、運行出結果就算是完成任務,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將C語言課程全部放入一體化教學的實訓機房中,并安裝適合學生掌握的編譯軟件(如VC++6.0或C/C++程序設計學習與實驗系統(tǒng)),在老師講解理論知識并提出問題后,經(jīng)過學生的小組分析、討論并得出解決的方案,這樣學生就能馬上驗證程序運行的結果,再加以保證充分的實訓時間和質量,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所增強。
三、進行經(jīng)典有趣的案例教學
在中職學校C語言的教學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設計形式新穎的教學內(nèi)容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亟档徒虒W難度,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由譚浩強編著的《C程序設計(第四版)》提供了大量的例題和習題,大部分是和數(shù)學知識有關的,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為素數(shù)、求兩個正整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判斷某一年份是否為閏年、求一個正整數(shù)的階乘、九九乘法表、四舍五入等。還有一些數(shù)學中的經(jīng)典問題,例如排序問題、水仙花數(shù)、兔子繁殖問題(斐波那契數(shù)列)、猴子吃桃、楊輝三角形、漢諾塔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例如定期活期存款利息的計算、房貸的計算、企業(yè)發(fā)放獎金的計算等。使用這些經(jīng)典案例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提醒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和利用計算機編程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區(qū)別,把重點放在這類數(shù)學問題算法的講解上,而不是詳細地解釋每條語句的語法和作用。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處理好算法和語言的關系
進行程序設計,要解決兩個問題:(1)要學習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即算法;(2)學習怎樣實現(xiàn)算法,即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達到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目的,二者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算法是靈魂,不掌握算法就是無米之炊;語言是工具,不掌握語言,編程就成了空中樓閣。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有關的典型算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構造一個算法。編寫程序的過程是設計算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是編程的基礎,必須遵守語法規(guī)則,否則編出來的程序錯誤百出,無法運行。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課程設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開始讓學生看懂簡單的程序,然后逐步深入,隨著難度的加大,算法和語法的學習同步提升。學生在富有創(chuàng)意、引人入勝的編程中,學會了算法,掌握了語法,把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變成了生動活潑的編程應用。
五、提高程序閱讀能力、掌握編程技巧
提高程序閱讀能力對學好C語言非常有用,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概念、語法等理論知識點,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編者的算法設計及流程。平時要注意閱讀程序的積累,這就是所謂的見多識廣,如果精力允許的話還可以對別人的程序進行模仿或改進,這樣不僅可以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還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在研讀程序時,必須認真細致,做到每一條語句都準確理解它的含義與作用,在完全理解程序之后,還要寫出程序運行的結果,上機運行驗證結果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通過閱讀理解程序,學生還要親自動手寫寫與例題相似的程序段,如果一開始沒有思路,不要著急,返回來再繼續(xù)研讀例程,看一下自己是否正確構造了程序結構,再畫一畫流程圖,每一個步驟試圖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用偽代碼試試,然后再運用正確的語法寫成相應的語句,反反復復,直到成功。
中職階段的C語言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其基本規(guī)則,了解C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習C語言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構造算法、編程及調(diào)試程序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重視程序設計的基本訓練。
參考文獻:
[1]譚浩強.C程序設計(第四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