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臘梅
摘 要:初中幾何的學習是整個初中數(shù)學學習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幾何入門教學是引導學生后續(xù)幾何學習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只有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幾何知識基礎,才能讓學生順利過渡到下一步的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幾何;入門教學;體會
初中生學習幾何并不是一件易事,究其原因在于平面幾何考驗學生更多的是邏輯推理,而初中生以往學習接觸的基本都是關于數(shù)和式的知識,而突然轉入到對具有各種定理、公理的圖形性質的研究,研究方法大不一樣,加之幾何概念往往都比較抽象,因此學習難度增加。此時若對幾何入門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那么將造成多數(shù)學生絆倒在幾何入門的門檻上。下面,筆者將分享幾點關于做好初中幾何入門教學的體會。
一、抓好幾何基礎知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初中幾何學習初期,平面圖形在某種程度上會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與興趣,這時再加以教師的有意引導與培養(yǎng),幫助學生透徹掌握到幾何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其基本概念、定理、公理及研究方法等,學生對幾何學習的熱情與學習效率將立竿見影。幾何概念一般較為抽象,學生的實際感受不明晰,因此在初期的學習中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如果教師注重將理論與實際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保持課堂的概念教學與學生的認知強化同步進行,加強對學生直觀思維的培養(yǎng),并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直觀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加深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將有效克服學生學習幾何的困難。如對于“角”的定義,教師可從時鐘的針角、黑板角等實物引入。又如如何區(qū)分直線、垂線、線段、射線,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差異的方法來明確幾者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辨別概念并牢固掌握。
二、加強幾何符號語言訓練,規(guī)范學生幾何語言的運用
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是幾何語言的三種形態(tài)。健全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第一步便是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規(guī)范運用這些語言。幾何教學中往往離不開大量的推理論證,而在此過程中符號語言應用最多,因此極有必要大力訓練學生對幾何符號語言的掌握與運用。對于同一個幾何圖形,如圖1,既可用文字語言描述,為“點C為線段MN的中垂線AB上的一點,則點C距線段MN兩端長度相等”,而用符號語言則可描述為:
這種用符號將線段、相等、相互垂直等關系標志出來的就是符號語言,而形成的幾何圖形就是圖像語言,可以看出這比一般語言的描述更加直觀形象,這就是幾何知識的一大優(yōu)勢特征,同時這種從文字語言到符號語言的翻譯 過程也增加了幾何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符號語言時可能比較生疏,但任何語言學習都是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只要學生反復加以訓練,慢慢地就會從生疏到掌握再到熟練運用。而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耐心指點,幫助學生盡快熟練掌握符號語言的運用。
三、加強推理論證訓練,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推理是幾何學習的核心,因此幾何教學的重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幾何推理入門教學大體有3個階段需教師循序漸進地對學生加以引導:(1)結合概念引入三段論證模式,例如角平分線的定義:∵OC評分∠AOB,則∠AOC=∠BOC,或是∠AOC=1/2∠AOB。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口頭示范以及書寫示范后,可慢慢地要求學生進行口頭敘述以及規(guī)范書寫。對于后續(xù)關于“頂角”方面的計算題,教師可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2)“平行線”教學,教師務必要學生明確之中的因果關系。(3)“全等三角形”教學,教學的重點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推理論證。數(shù)學學科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幾何邏輯推理的學習要必經(jīng)了解、掌握、熟悉這三個階段,教師需明確的是,幾何入門教學重在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克服推理論證的難關。
四、運用好分析法,開發(fā)學生論證思路
明確了論證思路,幾何解題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論證思路的尋求并非輕而易舉,這是幾何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關注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對于每一步的推理都要提出“為什么”,以此來加強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并且重視對學生逆向思維的開發(fā),還重視加強對學生一題多解的訓練,讓學生不斷積累解題的經(jīng)驗,從而開發(fā)學生論證思路,讓學生從此愛上幾何。教師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應該對疑難點進行側重性的分解,可以充分利用幾何圖形的直觀形象的特點,充分利用起學生既往數(shù)學學習所獲得的經(jīng)驗,充分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最大化地提高平面幾何入門教學的效率。
總之,初中幾何的學習是整個初中數(shù)學學習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幾何入門教學是是引導學生后續(xù)幾何學習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只有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幾何知識基礎,才能讓學生順利過渡到下一步的學習中。
參考文獻:
[1]王杰武. 基于初中幾何教學研究數(shù)學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問題[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8.
[2]余揚.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幾何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