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摘 要]對話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提高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剑龑W生與文本展開對話。在品讀句子中展開對話;在咀嚼關鍵中展開對話;在合理拓展中展開對話。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對話 閱讀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7-071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對話,讓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經(jīng)驗的共享、認識的提升。
《半截蠟燭》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家普通人家在危急關頭機智的與敵軍作斗爭的故事。為了使學生獲得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筆者主要以對話貫穿教學始終,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一、在品讀句子中展開對話
師:(多媒體出示:“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保┠男┰~語應該重讀?
生1:我認為“瞧”字要重讀,因為伯諾德夫人想引起德軍注意。
生2:我認為“亮”字應該重讀,這樣才能為隨后的換蠟燭做好鋪墊。
生3:我認為“燈”應該重讀,以顯示出用燈要比用蠟燭好。
生4:我認為“先生們”應該重讀,說明伯諾德夫人很有素質(zhì),也很有禮貌。
師:大家在朗讀時處理的方法和技巧雖然各有千秋,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
生5:都是為了不著痕跡的保全蠟燭。
【評析】從上述教學片斷中可以看出,教師緊緊抓住“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該怎么讀,與學生展開了密切的對話。這樣一來,由于不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不同,對話產(chǎn)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學生在與文本的深入對話中,對詞語、句子的感知更真切,對特定環(huán)境中的句子的理解效果也更顯著。
二、在咀嚼關鍵中展開對話
師:德軍終于走了,蠟燭被安全轉(zhuǎn)移了,絕密情報沒有暴露。那么,在這次行動中,是誰保護了大家的安全?
生1:(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
師:有不同的觀點嗎?
(學生開始沉思)
生2:我認為杰克也有功勞。
生3:還有母親!
師:現(xiàn)在大家的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絕大部分同學主張最大的功勞是小女孩杰奎琳,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家都功不可沒。那么,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4:我覺得最后的成功應該是全家人的功勞。你想,兒子杰克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樣“從容”,不就會引起敵人的懷疑了嗎?
生5:尤其是媽媽伯諾德夫人,她的表現(xiàn)是那樣鎮(zhèn)定,給孩子呈現(xiàn)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使孩子們決定保護蠟燭的信心更堅定了。
師:大家的提議都很好,能不能綜合起來說一說呢?
生6: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作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了關鍵作用。
【評析】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提出的話題非常具有閱讀價值。因為這個話題本身就非常具有探究性,也是學生讀完課文以后迫切需要明白的一個問題。因而這個話題的展開有效激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本之間的密切對話,從而使學生對課文解讀得更加深刻。
三、在合理拓展中展開對話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部電影,假如你就是一名導演,在拍攝過程中,你覺得出現(xiàn)最多的鏡頭該是什么?閉上眼睛想想。
生1:我覺得應該是那半截蠟燭。因為這半截蠟燭貫穿了整個故事。
生2:我覺得是墻上的一面鐘,隨著“滴答滴答”的聲響,伯諾德夫人和孩子們的心里也越來越緊張。
生3:我覺得應該是德國軍官陰險的眼睛。我總怕蠟燭里的秘密被他發(fā)現(xiàn)了。
師:你們都是出色的導演。雖然鏡頭不一,風格有別,但我感覺你們的意圖都是一樣的,能說說嗎?
生4:都是為了突出當時的危險,表現(xiàn)人物的緊張。
【評析】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多維對話,讓學生說說自己最深的感觸是什么。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分別站在主觀與客觀的角度上重新審視文本,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總之,教學中,教師要找準對話的時機,精選對話的方式,并且注重對話形式的多元、立體、豐富等,從而在對話中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