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畢節(jié)551700)
?
淺議互動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周慧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畢節(jié)551700)
摘要:英語閱讀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文章探討了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實施原則,在分析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教師和學生角色的基礎上,提出了互動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分階段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互動教學模式;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針對大學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少學者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最近相關研究顯示,采用一定的閱讀技巧,能夠促進學生提升英文閱讀速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體驗和享受閱讀過程,學會審讀和剖析不同體裁的英文讀本,讓學生在語言感知和思維轉變中培養(yǎng)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技能。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互動教學模式,即分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協調合作。
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對英語閱讀方面的規(guī)定大致如下:熟練有效運用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能夠閱讀英語中出現的頻率較高的應用文體;在詞典等閱讀工具的幫助下能夠讀懂英語教材或部分報刊文摘;對于所學專業(yè)的英文綜述文獻,能夠把握細節(jié),抓住中心意思[1]。我國傳統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側重于書本知識的講解,強調教師教、學生學,以課堂學習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只需機械記憶即可,缺乏主動探索意識,更不用談交流合作學習了。在這種情勢下,引入互動教學模式已經顯得刻不容緩。在互動教學模式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再是灌輸式的,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在探索中勤于思考,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分析中解決問題,教師在旁邊只是起到輔助和指導作用。
傳統教學模式的中心點是教師,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中心點是學生。顧名思義,互動教學的重點即為“互動”,強調的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共同組建成一個彼此依存、團結合作、互相溝通的團體,這是互動教學模式區(qū)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最根本的特征。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互動教學模式,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開放性原則,即要求整體學習氛圍較為輕松開放,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有創(chuàng)新的探索和思考;二是實踐性原則,即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活動,并充分融入課程內容,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提升英語閱讀、表達能力;三是層次性原則,即根據不同學生在知識儲備、學習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差異,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分層教學策略;四是問題中心原則,即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在交流互動中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而教師也要在一旁加以引導,以幫助學生找出有效合理的解決方法。
(一)教師角色
在互動教學模式中,首先,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掌控者,不僅需要制定好自己的教學目標,規(guī)劃好教學課程的具體步驟,而且能夠主導課堂教學,按照事先規(guī)劃有條不紊地推動教學進度,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果;其次,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學活動是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開展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如何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在教學活動中銜接課程內容、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精心安排;再次,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需要有靈活的頭腦和出色的智慧,在程序設置上要懂得循序漸進,在時間安排上把把握分寸,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要豐富多樣;此外,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對于學生,教師要展現出十足的耐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找到學習方法、克服學習難題,從而促進學生獲取良好的學習成績;最后,教師還是教學活動的互動者,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真正走近學生,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學生角色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互動教學模式中,學生不是被動的閱讀接受者,而是作為閱讀的主體,是主動的參與者,要積極學習閱讀方法和理念,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來對英語讀本進行分析、梳理。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主體性閱讀最為重視的是學生的“學”,而并非教師的“教”,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閱讀中,有效并熟練運用多種閱讀技巧,努力培養(yǎng)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學會分析英文文章的各類體裁和結構[2]。所以說,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學生和教師這兩者的關系可以用“搭檔”來形容,學生要依靠教師的指導來完成閱讀訓練,提升閱讀效率,而教師也要通過掌握學生的學習特性和知識結構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率。
(一)準備階段
1.確立學生主體觀
首先教師要從思想認同互動教學理念,并加以認真學習,盡快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支持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調整原有的教學方式、方法
不少教師認為,在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而只是引導者和組織者,這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地位。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互動教學模式不僅沒有降低教師的地位,而且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提前把握課程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并且規(guī)劃好課堂教學程序和時間,設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參與機會。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提高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準備功課,例如安排學生閱讀一些輕松有趣的英語文章,誘導學生享受英語閱讀體驗;組織學生進行英文課文閱讀預先,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增進學生閱讀閱讀的自信心,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有成效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如skimming(略讀)、scanning(尋讀)。
(二)實施階段
1.讓學生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來提升英語閱讀效率,從而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就課文背景、重難點內容、學習任務等對學生進行引導提示,以幫助學生提前預習好課文,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工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提示下了解課文重點內容,解決課文難點問題,并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溫故學習,這樣既可以做好課文預習功課,又可以為接下來的小組研討打好基礎。在開始講課之前,教師安排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四人組成一組,組內成員分別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心得,然后四人輪流問答,最后由組長進行歸納總結,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匯報給教師,讓教師進行指導和解決。在小組研討之后,教師應該對各小組的互動表現進行總結評價。需要注意的是,總結評價要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要做到客觀、全面、公正,對于表現最為突出的小組,教師要給予表揚以資鼓勵;對于小組研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明確指出來。
2.讓學生通過協同研討掌握語言點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語法知識點,然后進行解釋和補充,并將這些語法知識點再次運用到閱讀之中,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能力,以及把握要點的能力。針對語法知識點的互動教學,可以采用協作討論的組織方式,例如將學生分成三部分,分別負責找出知識點、解釋知識點和總結補充,并且要求每一部分學生都各司其職。這樣一來,就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fā)揮了每個學生的主觀潛能。同時,教師在學生討論后的總結中,也可以發(fā)現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對課文難點內容進行補充和糾正。這種有趣活潑的互動教學,不僅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其學習效果也比教師“自說自話”要好很多。
(三)總結階段
總結工作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整個學年、學期,甚至是每一堂課。教師要觀察學生更喜歡哪種教學形式,只有把握住了學生的興趣取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才能相得益彰。同時,教師還要聽取學生的意見,每個單元結束后對學生的意見進行一次總結分析,以便摸索出更多的課堂組織形式,從而進一步鞏固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互動教學模式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首先,互動教學模式營造出來的課堂氛圍較為有趣輕松,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互動,而且也讓學生意識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學生的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其次,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有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學習英語閱讀技巧,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不斷提升閱讀效率。最后,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前的教學體系,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承擔傳道授業(yè)的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都是被動的,是老師在推著走,缺乏學習興趣。而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充分地融入到教與學中,通過教師設計的各種互動式形式,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之后,教師講起課來也更加具有熱情和激情,這樣一來,其教學成效也就在互動中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徐萌萌.英語閱讀模式與閱讀有效性的相關研究[J].成功(教育),2011(5).
[2]許一華.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對策[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3(2).
[3]田聰媛.淺談如何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J].職業(yè),2015(36).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read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of Englis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specific practices in each phas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Keywords: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college English;reading instruction;applications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1-0093-02
作者簡介:周慧(1980,10-),女,漢族,貴州畢節(jié)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