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102249)
?
淺談大學學風建設(shè)
劉洪辰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102249)
摘要:文章結(jié)合學生自身情況論述建設(shè)良好大學生學風、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其中大學生不帶宿舍鑰匙、學會利用零散時間,堅持記課堂筆記、用學科競賽帶動學習等方法,很有實用性,可供大學生參考和借鑒,只要堅持從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學風建設(shè);學習效率;科技活動;學研結(jié)合
Abstract:In this study,the approach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culture and highly effective learning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Among these,some approaches are found very practical for college students,such as leaving dormitory key behind,learning to use fragmented time in life,insisting to take notes,motivating study with academic competitions.Good results could be achieved if perseverance is made even in the daily triviality.
Keywords: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culture;learning efficienc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
大學生學風是指大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特征和精神風貌的總和,是大學生理想、志向、追求在學習上的反映,是一種行為習慣,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紀律和學習氛圍,也包括了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德。其中具體體現(xiàn)在學生的自主自習狀況、請假是否作假,上課是否遲到早退或是逃課、作業(yè)是否剽竊等一方面。
當前,高校的學風總體上呈良好態(tài)勢,大部分學生有理想、有抱負,自覺加強理論學習,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努力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但是,我們也應(yīng)實事求是地看到,目前高校學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學風不濃,表現(xiàn)在部分學生在學習上不求甚解,不思進取,對自己要求不嚴,紀律松弛,作風散漫,萎靡不振,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如遲到、早退、曠課現(xiàn)象屢禁不止,晚自習“上座率”低得可憐,舉行學術(shù)報告大多要強行組織基本觀(聽)眾,等等。更有的學生學習功利主義傾向嚴重,在學習上缺乏自律意識,搞投機取巧,弄虛作假,昧著良心做事。如學校雖三令五申,嚴肅懲處,考試作弊亦不能銷聲匿跡,并且其手段越來越五花八門,技藝高超真令人匪夷所思。
已經(jīng)有很多文章論述過大學學風上存在的問題[1-4],主要著眼點是在社會原因和學校原因上。很少從學生學習習慣上去論述,中學階段老師帶領(lǐng)同學、督促同學學習,大學階段主要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主動地去學習。學校強調(diào)學風建設(shè),學生工作處主抓學風建設(shè),學生輔導員每次會議都講學風建設(shè),但是,所有這一切歸根結(jié)底要落實到學生自身,如果學生自身不重視、不努力,學風建設(shè)不會有好的成效。作為在校大學生,有幾點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宿舍是休息的地方,絕不適合學習。待在宿舍里,就算是看書,往往效果也很差。如果白天待在宿舍里,多數(shù)同學是閑聊、玩游戲、甚至睡大覺。真正努力學習的同學,上大學至今作者始終沒領(lǐng)宿舍鑰匙,早晨出來上課,到晚上盡量晚回去,確定有同學宿舍返回宿舍,再回宿舍,一把鑰匙就限制自己不能白天回宿舍。白天不回宿舍,晚上也盡量晚回宿舍。早回二十分鐘、晚回二十分鐘似乎影響不大,但是,早回去也沒什么大事,晚回去至少多看一頁書,多做一道題,積累起來就很可觀。周末,在教室、在圖書館,學習的效率也總比宿舍高。盡量不帶宿舍鑰匙,是良好學風的開端。
大學宿舍的夜晚,臥談的主題很豐富,北方高校,一般規(guī)定熄燈時間是晚上22:30,但是臥談會往往開到23點30分,如果沒有熄燈和斷網(wǎng)限制,經(jīng)常聊天到零點,影響早晨起床。很多同學七點半以后才起床,急急忙忙洗漱,急急忙忙趕往教室,路上隨便買些早點,踩著八點上課鈴聲走進教室,一邊聽課一邊惦記吃東西,不可能很好地聽課,不會有好的學習效率。
對工科大學來說,早晨的課往往是重要的基礎(chǔ)課或者是邏輯性很強的課,第一節(jié)課聽不好,后面也很難聽下去。課堂上聽不好,課后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很難學深入。如果晚上睡覺早一點,早晨起床早一點,留出充分的起床、洗漱、走路、早餐時間,再加十分鐘,保證每天早到教室十分鐘,踏踏實實坐進教室,想一想老師要講的新課,或者與早到教室的老師簡單交流,鈴響之后很快進入角色,對高效率的課堂學習十分必要。第一次早起很難受,第二次早起也難受,但是,堅持一個星期,周末也按時起床,大約半個月就逐漸習慣了。好的習慣就是好的學風,好的習慣會帶來好的成績。
早睡、早起要宿舍同學形成共識,一起遵守作息規(guī)律,否則會互相影響。一旦形成有了好的作息規(guī)律,至少本宿舍的學風就提高了很多。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往往集中在一個宿舍,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也往往集中在一個宿舍。這證明宿舍的學風往往比班風、校風更能影響一個人。因此,學風建設(shè)應(yīng)該從宿舍里早睡早起這樣的小事上抓起。
大學里,除了正常上課外,其它活動很多,比如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科競賽、科技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等等,這些活動有的能鍛煉能力,有的是學業(yè)的重要補充,參加這些活動是必要的。但是這些活動勢必占用課余時間,而大學里只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這就出現(xiàn)一個矛盾,有部分同學處理不好這個矛盾,每天看似風風火火,真正用在專業(yè)課學習上的時間卻不多。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充分利用零散時間。
例如某一天的下午沒有集中上課,但是下午2到4點有個社團活動,那么午餐之后、兩點之前的時間不能浪費。社團活動之后,馬上轉(zhuǎn)變角色,在學生活動中心在圖書館等就近找個地方就坐下看書。哪怕只有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的時間,也可讀讀英語、背背單詞。切不可浪費這零散的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如果零散時間利用不好,就可能造成社團等活動沖擊了學業(yè),那是一種本末倒置。
學會利用零散時間,是勤奮努力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一個大學生走向成熟的標志。學會利用零散時間,才能做到學習和工作互相協(xié)調(diào)、互相促進,全方位發(fā)展。
教師講授一門課程,往往要做多方面的準備,按照教學大綱認真?zhèn)湔n,既要覆蓋知識面,又要突出重點、破解難點,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傳授知識的同時,講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治學能力和科學作風。高質(zhì)量的課堂學習,就是認真聽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做到全神貫注,保持精神集中,上課鈴聲一響就進入狀態(tài),不能精神溜號,不能被外界打擾。同時積極思考:用你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來思考、接受新知識,領(lǐng)會它要點在哪里,判斷它是否正確,建立它與原有知識的關(guān)聯(lián),思考包括聯(lián)想、對比、升華??鬃釉凇墩撜Z·為政》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經(jīng)過思考獲得知識才是你自己的知識,沒有經(jīng)過思考的所謂知識不過是暫時記住的教條。課堂上如果能做到以知識為主線,以積極思考為動力,以老師講授為畫外音,那將是進入理想的境界。
大學授課的速度遠快于中學階段,一個知識點往往只講授一遍,很少有重復(fù)。如果把中學的聽課方式帶到大學的課堂上,必定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特別是邏輯性較強的課程或者數(shù)理推公式導較多課程。跟不上進度、聽不懂課程是課堂上“低頭族”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減少“低頭族”不僅要思想上重視學業(yè),而且要有技術(shù)措施。比較可行的技術(shù)措施是記筆記。
要跟上老師講授的進度,除了精神集中、積極思考,還要學會記筆記,記筆記不是拷貝老師教案,而是把重、難點和暫時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至少是在教材上標注出來。把重點和難點記錄下來,一定包括思考、整理和歸納的過程,一定能加深印象,防止海量知識點成為過眼煙云。曾經(jīng)有人說: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有疑問的地方也要記錄下來,課后及時通過看書或者答疑,盡快排除疑問,防止疑問沉淀阻礙接受新知識。
堅持記筆記,能保證你專注老師授課,能為后續(xù)復(fù)習提供方便,一個班級里,如果人人都堅持記課堂筆記,這個班級一定是學風優(yōu)良的班級。
大學里,學科競賽很多,數(shù)學競賽、物理競賽、外語競賽等等,報名參加比賽一定會有所準備,準備競賽的過程就是復(fù)習和提高的過程;準備競賽就把上網(wǎng)打游戲的想法給沖淡了;準備競賽至少能使你一段時間里學目標明確、學習效率提高;準備競賽逼迫自己周末不能睡懶覺。競賽之后,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多知識點掌握的不扎實,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融會貫通能力不足。促使自己進一步努力,連續(xù)參加類似的活動,能使自己全身心都都入到學習上。競賽帶動學習、促進學風,這是學科競賽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教育部和各級政府支持下,多數(shù)高校都開展了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大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參加一定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對鍛煉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很有必要。創(chuàng)新需要的知識往往超過課堂所學的內(nèi)容,要高質(zhì)量的完成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必須投入較多的時間規(guī)劃、調(diào)研、研討和實驗,這也能讓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的習慣。
學習和研究結(jié)合,提高能力和素質(zhì),既是培養(yǎng)目標,也是培養(yǎng)手段,大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得來的知識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識,有理想有目標的大學生應(yīng)該多參加學科競賽和科技活動,以促進學業(yè)提高。
學風簡單說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宿舍同學都有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宿舍就是學風優(yōu)良的宿舍;班級同學都有好的學習習慣,這個班級就是學風優(yōu)良的班級。良好的學風習慣要靠平時養(yǎng)成,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學業(yè)也必將進入快車道!
參考文獻
[1]淺談現(xiàn)代大學生學風問題[EB/OL].http://www.5ykj.com/Article/ xslwzhlw/126058.htm.
[2]北師大校長:目前大學生學風存在一些突出問題[EB/OL].http: //edu.qq.com/a/20140101/000527.htm.
[3]當前高校學風建設(shè)問題分析及對策[EB/OL].http://www.xit.edu. cn/xgc/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0.
[4]淺談高校學風建設(shè)中的問題及對策[EB/OL].http://wenku.baidu.c om/link?url=UMRAY2Vhti3piNBzhvZHSU7_1SUqImpRt6FOAmD uJolQxt3K_L6r1OwlFSsB3-WLxjhS0CctaCOTOEFkdhRkwA_hGg gbpOVqHY3apVBHm.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2-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