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瀟瀟 辜良寶 周紅偉
中國.江漢大學(湖北武漢) 430056 E-mail:gxx_6216@qq.com △通訊作者
?
武漢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問卷調(diào)查分析
郭瀟瀟 辜良寶 周紅偉△
中國.江漢大學(湖北武漢) 430056 E-mail:gxx_6216@qq.com △通訊作者
【摘 要】目的:為了解武漢當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水平并為學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支持和依據(jù)。方法:采用周步成改編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版本-青少年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武漢兩所高中學校8個班級共289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學生的身心狀況以及性別年級的關(guān)聯(lián)性。結(jié)果:符合條件的289名學生中表明存在明顯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得分≥65分)檢出率為1.03%。其中,沖動傾向與學習焦慮最為顯著,檢出率分別為54.7%、52.9%;從描述統(tǒng)計上看女生各維度焦慮高于男生,低年級高于高年級;在不同性別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上,男女在恐怖傾向這一維度上存在極顯著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93,P=0.007);在不同年級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上,高低年級段在學習焦慮上存在極顯著差異(t= -2.870,P=0.004),在沖動傾向(t=-2.243,P=0.026)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武漢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情況較好,其中沖動傾向、學習焦慮和恐怖傾向較為明顯;女生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
【關(guān)鍵詞】心理危機;改善措施;高中學生;青少年心理健康診斷測驗
The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Guo Xiaoxiao,Gu Liangbao,Zhou Hongwei 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China會情景,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沙盤干預(yù)方法。沙盤游戲創(chuàng)新實驗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學生的應(yīng)對方式,使之回避消極的應(yīng)對方式,積極地面對生活。沙盤游戲創(chuàng)新實驗對改善獨生子女消極應(yīng)對方式的效果更好,更好地促進了人際交往,可以用此方法來干預(yù)或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guān)系。
此次實驗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被試樣本量較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結(jié)果的信度和效度,特別是研究的可推廣性較小,有待今后擴大樣本量,提升樣本的代表性和外部效度。此外,參與者對于實驗效果的評估與感悟比較主觀,以后研究中可以制作量表進行評估,使評估更加科學有效。對于如何將沙盤創(chuàng)新實驗更好地推廣并與其他咨詢方法或認知方法結(jié)合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談討。
參考文獻
[1]Kalff M.Twenty-one point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enterpretation of a Sandplay[J].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2007,9 (1):51-71
[2]黃希庭,余華,鄭涌,等.中學生應(yīng)對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0,3(1):1-5
[3]梁寶勇.應(yīng)對研究的成果、問題與解決辦法[J].心理學報,2002, 34(6):643-650
[4]王雁飛.社會支持與身體健康關(guān)系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 27(5):1175-1177
[5]林靜.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與應(yīng)對方式、領(lǐng)悟社會支持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225-228
[6]徐曉飛.認知行為訓練改善大學生自我概念和應(yīng)對方式實驗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5):713-716
[7]劉天月.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大學生應(yīng)對方式特點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253-254
[8]Andrews G.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Nervous Mental Dissection,1978,16(6):307-316
[9]單志英.團體心理游戲?qū)Υ髮W生應(yīng)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1
[10]解亞寧.簡易應(yīng)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114-115
[11]張日異.箱庭療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67
[12]劉琦,白楊,丁璐.醫(yī)學生情緒智力培養(yǎng)的團體沙盤特點[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70-73
[13]Draper K,Ritter K B,Willingham E U.Sand tray group counseling with adolescents[J].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2003,28(3):244-260
[14]孟杰.團體沙盤游戲療法對藥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yù)研究[J].藥學教育,2015,31(2):76-79
[15]康志強.團體沙盤游戲影響大學生應(yīng)對方式及焦慮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16]宋麗,余學,張慧芳.團體心理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51-53
[17]陳寶佳,許愛華,劉志宏.團體箱庭療法在解決大學生寢室問題中的應(yīng)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0):885-888
【Abstract】 Objective:To acquir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current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Wuhan,and provide the support and reference to the students'psychological education.Methods:320 students in Wuhan were sampled and tested with the scale of MHT(Anxiety Tendency Diagnostic Test revision-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Results:1.03%students of those eligible 289 in total had obv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a score of 65 points or more).Among them,the impulsiveness and learning anxiety were most significant.The detections rate were 54.7%,52.9%respectively.Anxiety scores of girls were higher than boys in all dimensions and the scores of lower grader were higher than seniors.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different gender,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error tendency dimension(t=-2.693,P<0.05).In comparis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different grades,high and low grad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the anxiety of learning(t= -2.870,P=0.004<0.05)and the impulse(t=-2.243,P=0.026<0.05)Conclusion: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Wuhan is in good condition as a whole;Impulsiveness and learning anxiety are more obvious;girls are more prone to anxiety.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risis;Improvement measures;High school students;MHT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個體在這一階段上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產(chǎn)生急劇變化[1]。高中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guān)鍵期,個體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而伴隨著這一時期所產(chǎn)生的學習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都會使高中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2]。這一群體處于極端矛盾或者是困惑的情景下產(chǎn)生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以及心理危機,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極端行為,如自殺,傷害他人。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社會地位與角色有其特殊性,也就決定了影響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應(yīng)激因素不同于成人[3]。為了對其上述行為采取預(yù)防措施,建立有效的防御機制,高中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迫在眉睫。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現(xiàn),健康乃是身體上、心理上與社會適應(yīng)方面良好而完美的狀態(tài)。”健康是身心統(tǒng)一的結(jié)果,缺一不可。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對心理健康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力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nèi),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4]”。
國內(nèi)研究者也對心理健康評價內(nèi)容進行了大量的概括與歸納,有人認為應(yīng)當從以下方面評價心理健康,他們是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緒穩(wěn)定、心情愉悅、意志健全、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適應(yīng)能力強、樂于學習工作社交、人際關(guān)系和諧、人格完整和諧、睡眠正常、生活習慣良好、心理和行為與年齡相符合。有人概括出6類心理健康的評價內(nèi)容,他們分別是:認知發(fā)展正常、情緒穩(wěn)定樂觀、意志品質(zhì)健全、行為協(xié)調(diào)適度、人際關(guān)系和諧及人格健全[5]。我國學者黃希庭認為,心理健康是有層次的,人格可分為心理疾病或障礙、心理機能正常和完美人格3個層次。其中,心理疾病或障礙屬于不健康的層次;心理機能正常屬于心理適應(yīng)層次,而完美人格屬于高級層次心理健康[6]。
縱觀國內(nèi)對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窺探出當前我國對待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主要采用量表對其進行大量研究[7]。另外一方面,研究對象也以大學生為主體,基本上很少有研究者以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雖然在不同程度上會涉及到高中生這一群體,但是有關(guān)這一群體的專題報告的數(shù)量仍然不夠。而處于“心理動蕩”時期的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很容易引發(fā)心理健康問題[8]。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實證調(diào)查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探求性別、年級、學校教育等各個方面與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guān)系。這對建立合理且完善的預(yù)防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1 對象
隨機選取武漢市兩所高中的高一、高二、高三、高四(復讀),共320人進行施測。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75人,被試年齡平均在15~20歲之間。有效問卷289份(90.31%),男生129人,女生160人;低年級段216份,高年級段73份。
1.2 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是周步成教授根據(jù)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按焦慮情緒所指向的對象和由焦慮情緒而產(chǎn)生的行為兩方面測定,由8個內(nèi)容量表構(gòu)成[9]。這是按照焦慮反應(yīng)的表現(xiàn)方式和場合來分類的: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數(shù)(r)為0.91(P<0.01),重測信度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667~0.863(P<0.01)。在效度方面,MHT與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的兩者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59,該測驗與心理健康中的問題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663。在結(jié)構(gòu)效度方面,MHT各內(nèi)容量表同全量表總分的相關(guān)系數(shù)達到0.70以上,相關(guān)最低的也達到0.516,說明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較好;就各內(nèi)容量表之間的相關(guān)來看,大多數(shù)的相關(guān)系數(shù)不到0.40,這表明該量表各內(nèi)容量表之間的區(qū)分效度尚好[10]。量表一共有100道試題,每個問題都有“是”和“不是”兩種可供選擇的答案。如果選擇“是”,就在答題紙括號內(nèi)寫上"a";選擇“不是”,就在答題紙括號內(nèi)寫上"b"。凡是選“是”得1分;選“不是”得0分。在整個問卷項目中的第82,84,86,88,90,92,94,96, 98,100項,即組成效度量表的這些項目,如果它們的得分合計起來比較高,則可以認為該受測者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而作假的,所以測驗結(jié)果不可信。在解釋測驗結(jié)果時,對于高分的人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得分在7分以上者,可考慮將該份答卷作廢,并在適當時候重新進行測驗。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心理危機程度越嚴重。施測:研究者在班主任的幫助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在規(guī)定的時間(30分鐘)內(nèi)回收問卷。
1.3 統(tǒng)計處理
回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主要運用了描述統(tǒng)計,獨立樣本t檢驗。
2.1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總檢出率
289名學生中心理健康問卷量表得分大于或等于65分的有3名,表明存在明顯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檢出率為1.04%;得分小于65分的有286名(98.96%)。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8個內(nèi)容量表中出現(xiàn)異常(≥8分)的情況,按照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程度依次為:沖動傾向158名(54.7%),學習焦慮153名(52.9%),過敏傾向73名(25.3%),身體癥狀64名(22.1%),自責傾向31名(10.7%),對人焦慮15名(5.2%),孤獨傾向9名(3.1%),恐怖傾向7名(2.4%)。
2.2 不同性別學生心理狀況比較
不同性別在恐怖傾向這一維度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在各個維度上的差異性比較(±s)
表1 不同性別在各個維度上的差異性比較(±s)
項 目男(n=129)女(n=160) t P學習焦慮7.56±3.326 7.49±3.096 0.187 0.852對人焦慮4.11±1.969 4.53±1.910 -1.845 0.066孤獨傾向2.49±1.985 2.55±2.328 -0.243 0.808自責傾向4.52±2.226 4.78±2.203 -0.976 0.330過敏傾向5.51±2.187 5.94±2.213 -1.659 0.098身體癥狀5.22±2.761 5.39±2.673 -0.550 0.582恐怖傾向2.28±2.143 2.99±2.285 -2.693 0.007沖動傾向7.40±2.717 7.91±2.847 -1.543 0.124
2.3 高、低年級學生心理狀況比較
低年級(高一和高二年級組)和高年級(高三和高四年級組)分別在學習焦慮上、沖動傾向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不同年級在各個維度上的差異性比較(±s)
表2 不同年級在各個維度上的差異性比較(±s)
項 目高年級(n=73)低年級(n=216) t P學習焦慮6.60±2.947 7.83±3.222 -2.870 0.004對人焦慮4.22±1.850 4.38±1.978 -0.626 0.532孤獨傾向2.90±2.174 2.39±2.169 1.738 0.083自責傾向4.70±2.215 4.65±2.218 0.168 0.867過敏傾向5.95±2.047 5.69±2.260 0.869 0.385身體癥狀4.93±2.616 5.44±2.734 -1.401 0.162恐怖傾向2.71±1.889 2.66±2.359 0.201 0.841沖動傾向7.05±2.565 7.90±2.845 -2.243 0.026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研究者們采用各種有關(guān)量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或某些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個體在這一階段上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產(chǎn)生急劇變化[11]。個體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而伴隨著這一時期所產(chǎn)生的學習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都會使高中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高中生處于極端矛盾或者是困惑的情景下會產(chǎn)生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以及心理危機,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極端行為,如自殺,傷害他人[12]。為了對其上述行為采取預(yù)防措施,建立有效的防御機制,高中生心理危機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迫在眉睫。
從已報道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全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現(xiàn)狀為: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小學生約占13%、初中生約占15%、高中生約占19%、大學生約占25%,隨年級升高呈遞增趨勢,形勢不容樂觀??傮w來說,一般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檢出率在10% ~30%之間,但面臨重大生活事件(如高三學生,災(zāi)區(qū)學生)檢出率更高[13]。因此,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把握,深入探討該群體的心理特點十分有必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武漢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檢出率為1.03%,低于全國水平,情況較為良好。但并不能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地區(qū),因為心理健康狀況具有波動性,并非一成不變。3.1 武漢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在沖動傾向、學習焦慮、過敏傾向等方面檢出率過高
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焦慮都不可避免的占了最主要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升學考試和就業(yè)考試的難度增加,學生和父母都很關(guān)心學習,每天把學習掛在心上,擔心被老師提問,上課時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試就怕得壞分數(shù)而無法安心學習。倘若成績不理想,個體處于極度焦慮時就會產(chǎn)生一些軀體癥狀,比如:頭痛、惡心想吐、心跳異常等。一旦這些挫折出現(xiàn),他們就會將其歸因到自己身上,使自身變得更加敏感、焦慮。而令我們大為驚訝的是,在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中,沖動傾向取代學習焦慮成為當前高中生最主要的健康問題。沖動傾向表現(xiàn)為個體有時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無理由地想到遠處去,或想死。這種想干危險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觀念,是因為內(nèi)部具有焦慮傾向而產(chǎn)生的。在這一維度上,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檢出率較高,排除可能存在的遺傳因素,更多的是由于生活習慣不良或心理不健康所引起的。社會化程度不足使中學生內(nèi)心積聚的恐怖情緒找不到合理的緩解手段,只得采取單調(diào)的沖動性行為來表露[14]。
3.2 中學生男女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恐怖傾向維度,其他方面總體上女生焦慮程度得分高于男生
通過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男女生群體在恐怖傾向上存在極顯著差異。換句話說,在這個維度上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遍優(yōu)于女生。這與女生生理、心理發(fā)展及家庭教育有關(guān)。一方面女生較男生更早的進入青春期,對生理變化存在一定的恐怖感、羞恥感或者是神秘感,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正確引導,所以常常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中;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給予女生更多是保護,而忽視了對其性格上的鍛煉,不夠獨立,依賴性較強,一旦失去成人幫助便會感到不安[15]。女生心思細膩,對于壓力和危機的感受性要高,且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心理危機狀況會更大些;反觀男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感受性要低得多,而自身的壓力調(diào)節(jié)能力更強,男生的心理壓力應(yīng)該比女生輕些。再加上武漢地區(qū)的女孩子可能受父母寵溺,挫折的體驗較少。當周圍的人對他們寄予高期望時,他們往往做不到,這時在情感上稍微脆弱的一些女孩子的心理危機情況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對處于青春期的男女生而言,朋友占據(jù)了他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這個時期的男孩子更容易將自己的焦慮、彷徨、擔心傾訴給身邊朋友,相互幫助。所以這一時期,他們的內(nèi)心焦慮沒有被壓抑,相反在粗線條的性格特點下,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將煩惱清除。在這一點上,男生和女生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3 中學生高低年級段心理健康狀況存在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焦慮和沖動傾向
高中階段的學生最為引人關(guān)注的就應(yīng)該是學習焦慮。本次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高低年級段在學習焦慮方面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在數(shù)據(jù)描述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焦慮維度的得分普遍高于高年級,因此我們并不能斷言,隨著年級的上升,課業(yè)負擔的加重,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焦慮就一定高于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焦慮。對于出現(xiàn)的異常結(jié)果,我們認為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原因:①選取的樣本不夠多,地區(qū)較為狹窄;②受武漢地區(qū)教育風格和教育水平的影響;③低年級段的學生進入高中生活時間不長,課程難度跨越大,可能存在一定的適應(yīng)不良而引起的學習焦慮,并由此表現(xiàn)出的沖動傾向;而高年級的學生在較高壓狀態(tài)下持續(xù)學習生活,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較好的適應(yīng)性,反而淡化了學習焦慮和沖動傾向。
3.4 鑒于以上分析,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心理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3.4.1 高中生自身心理危機的調(diào)節(jié)與應(yīng)對 學生在這一階段需要做到的首先就是樹立正確的三觀,高心理免疫力,同時應(yīng)該學會與人溝通,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形成適當?shù)某删蛣訖C并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同時由于青少年的不理智行為往往帶有沖動性,因此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和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掌握面對挫折的恰當應(yīng)對方式、問題解決策略和認知調(diào)節(jié)技術(shù),可以減少不理智行為的產(chǎn)生[16]。
3.4.2 學校等教育機構(gòu)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開設(shè)心理咨詢室,改進落后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17]。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滲透情感教學心理學原則,優(yōu)化教學效果,將“強制性”的教學活動,變成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從而發(fā)揮情感動力的功能,真正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壓力上面的焦慮狀態(tài)得到緩解或者消退[6]。
3.4.3 家長的教育 既要配合學校的教育,也要注意自身言行,減少對孩子成績的過度關(guān)注與苛求,應(yīng)該積極鼓勵孩子。更有多項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學業(yè)、未來職業(yè)、個性的期望以及父母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嚴重影響著高中生的焦慮狀況,父母應(yīng)該學會如何傳遞自己期望以及在子女沒有到達家長要求時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18]。因此,父母應(yīng)該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當前處于什么發(fā)展階段、個性如何、興趣所在以及能力高低,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適當?shù)钠谕鸵?同時,要允許孩子有成長的過程,不要因為失望而放棄期望,要對孩子保持充分的信任和信心,給予孩子更多的表揚和鼓勵[]。
[1]陳會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的發(fā)展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權(quán)威性、同一性風格的關(guān)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23(2):65-72
[2]徐瑞榮,施春華.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與自我同一性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8):1257-1260
[3]李燕,龔潔,楊旭,等.武漢市中學生心理應(yīng)激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3):197-200
[4]李雪平.對心理健康標準的解析[J].華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5):104-107
(收稿時間:2015-09-20)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35
中圖分類號:B844.2,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3-04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