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 譚秀麗
“微課程”的教學理念從提出再到實踐的驗證,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微課程根據結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在地理課程的設計、開發(fā)、實施以及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結合當前的電子信息實現(xiàn)在線與移動的教學,從而打破傳統(tǒng)地理教學受時空的限制,使得地理教學的效果在全天候與靈活化的模式中獲得提升,同時對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微課程的模式,在時間短、資源容量小、內容少以及使用便利等優(yōu)勢中獲得較好的效果,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將微課程嵌入地理的課堂中,會讓地理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靈活與形式多樣化。微課程的時間一般是控制在三至五分鐘之內,教師在這個時間中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地領悟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微課堂能夠有效地將地理所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學習,因此在地理微課的制作過程中,可以緊密地聯(lián)系本學科的特性(自然和社會學科),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將微課中所涉及地理學科知識相融合,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高中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例如在學習必修二《人口的變化》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收集我國歷史上所發(fā)生幾次人口大遷移的資料來制作地理微課,以此作為切入點,然后再對具體的人口遷移因素以及人口的遷移而帶來的城市、環(huán)境等一些影響的分析,從而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本節(jié)知識,同時在本節(jié)知識中多獲得學習經驗可以有助于學生分析其他城市人口遷移的情況,進而有效地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有效地應用微課程,不僅能夠增強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提出地理微課程與地理教學融合的方法。
地理中有些知識有些比較的散亂,學生在理解與掌握中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學生進行預習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程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在教師講課中做到心里有數(shù),這也是微課程所提倡的學講模式下的先學后教,因此教師在學生的預習中,通過學習閱讀地理教材內容,然后觀看相關的微視頻,再結合導學案,從而實現(xiàn)前后知識點的梳理與銜接。
例如教師即將講授《水循環(huán)》這節(jié)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三十秒的廣告,其內容是一位彪悍法國女人,為一瓶水跟獅子進行一場比賽:“河東獅吼”,由此可知水的重要,然后再啟發(fā)學生思考地球上水資料的分布情況以及如何的供人們循環(huán)使用的。在教師真正進入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時,將微課程中的知識通過PPT形式展示出來,這可以較好地體現(xiàn)出水的三種形態(tài)、河流水的補方式等,教師在一幅圖片中動態(tài)化的展示水在海陸之間的循環(huán)方式,這能夠幫助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促進學生掌握關于水循環(huán)相關的概念。
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有許多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知識,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講,會使得整堂課變得十分的枯燥,因此在微課堂的幫助下,結合相關的動畫制作技巧,教師可以將這些難點知識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讓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學習《鋒面系統(tǒng)》中,冷、暖鋒形成對天氣產生不同的影響是學生在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為了能夠更加形象化地解釋這一現(xiàn)象,可以將這部分知識制作成微課的形式。在制作微課中,教師需要將冷鋒中的冷氣團在主動向暖氣團移動過程制作成動畫。從動畫中學生可以清晰觀察到冷氣團在逐漸地插入暖氣團下方,迫使暖氣團抬升,從而導致天氣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在冷鋒過境前出現(xiàn)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晴;過境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降溫、刮風、陰雨、降雪;過境之后則出現(xiàn)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在學生學習這些知識之后,還可以對暖鋒形成以及如何的對天氣產生影響,教師再次播放相關的微視頻,從而達到鞏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目的。
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對于地理知識的總結與提煉工作,通常是由教師來完成的,后來隨著地理教學的發(fā)展,推行“學講計劃”讓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然后教師再借助于微課,實現(xiàn)知識地隨時再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微課程能夠在地理教學的中體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尤其在地理知識的復習課中,教師將微課程融于地理教學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復習時間的計算方面,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而教師在教學中也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而取得的教學效果依然不明顯,因此在復習階段中,教師可以引入微課程的方式,將這部分知識再進行一次細化地處理,從而能夠實現(xiàn)學生對時間計算的提高。針對學生遺忘計算公式,教師可以將地球的實際運動,通過動畫的效果播放給學生觀察,從而真正地理解計算機公式的含義;而對于學生解題思路以及步驟不清晰的,教師可以將之前教學中所用的微課視頻以及教學材料重復的在課堂上播放,這復習階段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回憶與鞏固提升的雙重目的;最后教師再設計相關的練習題目達到加深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程將解題的步驟步驟提煉出來,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相關的知識,而且也能使教師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的。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微課是一種數(shù)字化的教學資源,它在運用中能夠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地理知識的教學和教研的方式,同時還能夠增加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地理專業(yè)的發(fā)展;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微課給學生地理的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無論是在地理的預習階段,還是在聽課中以及課后的指導,學生都可以在微課中開展具有個性化的學習,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地理學習的節(jié)奏,利于學生構建地理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