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張集實驗小學(221114) 李 芳
解讀細節(jié),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張集實驗小學(221114) 李芳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感悟細節(jié)并遷移運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朗讀捕捉細節(jié);學會通過探究方法研讀細節(jié);學會通過表達運用模仿細節(jié)。
閱讀教學細節(jié)解讀優(yōu)化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細節(jié)是指描寫細微而典型的情節(jié),一般比較生動逼真。在語文教學中對細節(jié)進行解讀,不僅有利于研讀文本主題,準確理解作者意圖,還能深入品析文字背后所蘊含的內容,借鑒作者的表達方法,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生成語文課堂的精彩。
對于小學生來說,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多角度朗讀。通過朗讀及時捕捉細節(jié),并仔細揣摩,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驗。比如《水》這一課,第五自然段中“勺水沖涼”這一細節(jié)描寫比較精彩。對此,筆者結合反襯手法,通過朗讀,在引導學生品析的同時感受其中的酸楚,最終領會作者的表達意圖。
(閱讀第五小節(jié),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1:我覺得“滑”這個字用得比較好,能夠感受到水的溫柔。
生2:這三個“滑”用得比較妙,不僅寫出了水流動得慢,而且還顯示出“我們”的身體太干了,需要水。
師:還有呢?你們還讀出了什么感受?
生3:“吸吮”說明我們身上的毛孔對水有一種渴望。
師: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4:好像身上張開了很多小嘴。
……
師:是的,你們品讀得很好,而且體驗也非常豐富,現(xiàn)在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課文。
學生通過朗讀對關鍵細節(jié)進行品讀,不僅感受到了人們那種對水的渴望,更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從而生成了課堂精彩。
對于優(yōu)秀的文本,教師需要搭建好平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品析細節(jié)描寫的魅力,感悟作者表達的內涵。比如《第一朵杏花》這一課,針對“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方法進行研讀,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師:同學們,我們來讀讀這個句子,找一找有哪些描寫竺可楨爺爺的詞語。
生1:“彎下腰”“習慣地問”。
師:概括得非常好。這里“彎下腰”“習慣地問”是表示動作。誰來做一下動作?
(學生上臺模仿)
師:不錯,小孩子個子很矮,所以竺可楨爺爺要彎下腰來。好好品味一下,竺可楨對孩子怎樣?
生2:很和藹,感覺很親切。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現(xiàn)在就來讀一讀,記住要把竺可楨爺爺那種親切的口氣讀出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彎下腰”這一細節(jié)描寫,來品析竺可楨這一人物形象。在品析過程中,師生進行了多元互動,并且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讓學生進行聯(lián)想,去理解竺可楨沒有高高在上,而是與孩子進行了“平等”對話。一個“彎下腰”,一個“習慣地問”,讓在學生研讀的過程中,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品讀。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品讀文本的優(yōu)美細節(jié),還需要指導學生通過模仿來學習文本的表達方法,實踐閱讀指向寫作的目標。比如《愛如茉莉》這一課,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的真愛。針對6-16小節(jié)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模仿來理解文本的內涵。
(多媒體出示:自由朗讀6-16小節(jié),用心感悟,把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句子畫出來,并且寫出自己的感受)
師:對于文本來說,細節(jié)往往能扣人心弦。我們每天都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的真愛,感受著同學對我們的友愛,感受著老師對我們的師愛。這個世界不缺少愛,缺少的是感動。比如,剛才你們朗讀的這一小節(jié),就是一種愛的流淌。我們也來寫一寫,可以寫給父母,寫給同學,寫給老師……模仿文中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學生進行片段訓練)
生:早上,我上學要遲到了,急匆匆地背著書包就往外跑,媽媽連忙追了出來,邊跑邊喊:“作業(yè)忘記帶了。”
……
師:你們寫得都非常好,描寫也很細膩。其實,這種方法通常叫做細節(jié)描寫。我們在今后也需要注意運用,從而讓我們的習作妙筆生花。
在閱讀教學中,關注細節(jié),引導學生通過模仿去深挖細節(jié)、感悟細節(jié),并進行合理遷移,不僅可以有效踐行表達訓練,豐富學生的體驗,提高他們的表達水平,還能反饋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加深學生對主題的把握,在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