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達君 徐建軍
(江蘇省沭陽縣十字初級中學 江蘇沐陽 223622)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分析
沈達君 徐建軍
(江蘇省沭陽縣十字初級中學 江蘇沐陽 223622)
寫作就是要用恰如其分的語言描述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讓讀者通過文章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讓作者宣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以直觀的被了解。所以,對于教育者來說,初中學生寫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普遍存在很多缺陷,潛藏著多樣的問題,我們亟需創(chuàng)新教師寫作教學方法來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寫作 問題探析 解決方法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學生對課堂產生共鳴,提高學習效率,需要對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加以完善。信息資源的普及,使得學生需要對其進行有效利用,以便更加合理地利用資源來充實自我,拓展知識面和思維模式。因此,對于語文寫作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是提高課堂效率必不可少的舉措。
多年來,語文教師一直在強調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把提高語文寫作水平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要不然就是根本不重視語文教學,要不然就是不得其門而入,找不到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的方法。語文課堂上,學生見作文色變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下筆,總感覺文思枯竭、筆下艱澀,更別說妙筆生花、繪聲繪色了,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寫作而寫作,這種現(xiàn)象對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影響極其消極。[1]
首先,學生沒有寫作很重要這樣的認識。寫作的分數(shù)在初中語文的考試之中比例高達40%,足以看出教育部門和教師對寫作的重視程度。但是很多學生的想法卻是:我只要會寫就可以了,最后的分數(shù)不會相差懸殊;或者是我本身語文寫作基礎就差,根本沒有希望提高。實際上,語文寫作的學習不僅體現(xiàn)著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體現(xiàn)了一個學生的的語文學習能力,基礎差或者文思枯竭都沒關系,只要認識到重要性,就一定可以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的。
其次,學生忽略了寫作來源于生活這個基本事實。學生平時不關注生活,不體驗生活,寫作的時候必然捉襟見肘、語言乏味。我們寫作的素材來自于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仔細的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事情認真的加以思考,學生肯定可以發(fā)現(xiàn)能夠表達自己觀點和價值的寫作素材,同時結合學生學到的知識,寫作難題迎刃而解。此外,新聞、報刊等都可以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加以積累。
最后:教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只要聽就萬事大吉,這是所有教學中的通病,教師想要有高效、顯著的教學成果,就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把填鴨式的教學變成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參加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這一點,對于語文的寫作教學更加重要,也是老師需要考慮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興趣,互動課堂,讓學生積極思考,把寫作知識轉化為真正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針對以上的一些問題,對改變和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能夠為改變當前初中寫作教學現(xiàn)狀作出一些貢獻。
第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信心。模仿的特點是針對性很強,學生有法可依,一方面簡單易行,一方面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的自信心都可以大幅度提高,這對提高語文習作教學是極大的助力,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仿寫一些句子、片段和文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寫作的技巧和快樂,但是仿寫并不是生搬硬套、拿來就抄,教師在次過程中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不要收到束縛,漸漸的在仿寫之中形成自己的寫作特點,漸漸的形成寫作的自信心。
第二,學生必須做到鞏固基礎,循序漸進。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良好的基礎,不然就像是沒有地基的建筑,變成了空中樓閣,寫作亦然。大家都知道,文章是由一個個的段落組成,而一個個段落是由一句句的句子組織,而句子是由一個個詞匯組成,而詞匯則由一個個字組成。因此,要想寫出好的作文,首先得基本功扎實,從簡單的字、詞、句,到難一點的段落、章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都要掌握得十分牢固,來不得半點兒馬虎。
第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朗讀的習慣,這是加強寫作的基礎。讀是寫的源泉只有讀得多了,記得多了,說得多了,寫的時候才會文思泉涌,如同俗語所講:“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另外,教師可以加強課堂師生互動,鼓勵學生來回答問題,給學生培養(yǎng)多思多想的習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背誦優(yōu)美的文章,如果能夠記下來并加以借鑒運用,就能夠在寫景類文章大顯身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郭沫若的詩都是非常好的素材。
第四,學生要學會把生活經驗巧妙的結合在寫作之中。寫作來源于生活,把生活融入到寫作之中,是最能夠傳達情感,起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提醒學生注重生活經驗的積累。一直記得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中對和閏土一起在雪天捕捉鳥的情景,因為魯迅先生把生活經驗融入其中了,所以讀起來就像是在看他們捕鳥一樣,有點身臨其境的感覺。把生活經驗融入寫作之中,一方面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優(yōu)美性,一方面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提高的過程。[2]
第五,教師要教會要活用課堂知識,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教學中滲透寫作的教學,時時刻刻提醒學生哪里值得借鑒。比如老師在講《背影》時,可以重點講解朱自清在寫父親翻過柵欄的場景,他寫父親背影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父親翻過柵欄這個背影細節(jié)描寫,表達出了父子情深,那一個細小的動作,讓人讀得流淚,讓人百讀不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借鑒這種以細微見顯著的寫作方式,達到渲染情感的效果,同時可以讓學生課后寫一篇作文,達到鍛煉寫作能力的效果
總之,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且艱苦的系統(tǒng)工程。要想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教師要從明確寫作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興趣,并且組織系統(tǒng)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輔導,將理論方法落到實處,便一定會收獲可喜的成績。對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整體大背景下,對于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1] 陸豐.關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若干思考[J].時代教育.2011
[2] 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 D ] .華東師范大學.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