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河北省南宮市南宮實驗中學)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王艷紅
(河北省南宮市南宮實驗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最耗時耗力的板塊是閱讀教學。雖然教師竭力地分析文章,仔細地進行講授,但教學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其中,教師教學方法的不當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探討在初中語文中進行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三個方面。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科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斷進行革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對學生厭惡閱讀、遇到閱讀題時草草閱讀、馬虎了事、閱讀成績不理想的現(xiàn)狀作出改變,也應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為導向,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方式。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多種方法,比如,口頭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介紹與課文有關的歷史、故事等,也可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介紹。
比如,在講解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一課之前,先介紹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故事,通過多媒體播放魯迅先生的照片、魯迅家鄉(xiāng)、魯迅故居的圖片和視頻,簡要介紹魯迅先生的雜文和小說,介紹魯迅先生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介紹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多,比如:(1)懸念閱讀。根據(jù)標題提出問題和假設,帶著懸念和疑問進行閱讀,疑問起初可由老師幫忙提出,但是隨著閱讀學習的深入,學生要能自己提出疑問,制造假設。(2)標記閱讀。即在閱讀的過程中做標記,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理解力,比如,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自己認為可概括段落意思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語句等。
我國長期以來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教師邊閱讀課文,邊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從課文的作者、寫作背景一直到最后的主題思想都由教師進行知識灌輸式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留機會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解答。
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應該做到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時間,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將閱讀的任務歸還給學生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任務是從閱讀方式、重難點句子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歸納等方面啟發(fā)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閱讀。
龐曉芳.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1(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