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銀
(湖南省湘鄉(xiāng)市月山中心校)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陳修銀
(湖南省湘鄉(xiāng)市月山中心校)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一只五味瓶,有著酸、甜、苦、辣、咸;生活如七彩陽光,有著紅、黃、橙、綠、青、藍、紫……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當川流不息。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作文;生活;靈感;精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朱熹《觀書有感》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
——葉圣陶先生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睆娬{了靈感對作文的重要性。那么,靈感從何而來?從生活中來!
中學生要成為作文的妙手、高手,必須要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觀察、去體驗、去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會用自己的筆描繪出這個色彩絢麗的世界。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就可以悟得寫作訣竅,取得寫作真經,練就一枝妙筆生花。只有腳踏實地,廣泛閱讀,深入觀察,用心體驗,不斷積累,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寫作水平。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狠抓學生寫作訓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注重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本,在生活中自由觀察。我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也曾說過:“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觀察?!薄耙米约旱难劬θプx世間這一部活書。”可見,觀察是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是寫作的基礎。
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散文中,面對著重修后的岳陽樓,作者描寫了登樓所見的自然景象,在所描寫的自然景物中突出了洞庭湖的“大”:“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睆脑绯筷柟鉅N爛,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鏡一般,到晚上云霧低垂,把洞庭湖籠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抓住不同時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萬千氣象很生動地渲染了出來。然后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情隨景生,情景交融,有詩一般的意境。由這兩段描寫,引出文章的主旨,抒發(f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表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作者沒有去過岳陽樓,為何會寫得如此傳神呢?這與作者平時對大江大湖的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作者雖然沒有去過洞庭,但心中有洞庭,雖然沒有登過岳陽樓,但心中有岳陽樓。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就是為了抒情,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而要通過對景物等的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情感,則首先需要對事物認真觀察。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回歸生活,回歸自然。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觀察空間,帶領他們到大自然中,讓學生學會用眼睛去看,會對事物遠“觀”近“察”,會從事物的整體到部分去觀察,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同與不同,會留心,會時時注意。當看成為一種習慣,學生的作文中就有了他眼中的生活。
作家李準說:“一個細節(jié)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jié)、一場戲肩負著同樣的作用?!彼^細節(jié)描寫,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寫,它歸根到底是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務的。細節(jié)描寫越生動傳神,人物的個性就越鮮明突出,文章就會更生動、更真實、更深刻。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描寫父親過鐵道幫我買橘子的情景:“我看見他戴著黑色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在向上縮;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出來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去,再抱起橘子走?!鄙鷦佣鴤魃竦募毠?jié)描寫,讓讀者的淚隨作者一同流下來。作者將心細如發(fā)、愛子如母的父親寫得可親可敬,打動人心。
在平常的寫作訓練中,我注意啟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具體、細膩、形象、生動的描寫,如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很想吃饅頭,伸手就抓,母親趕忙用筷子敲開孩子的手,說:‘是給奶奶留的。’”這位母親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是因為她又要做慈母又要做孝媳,生活的困窘讓她很難兩者兼顧,她只能忍疼委屈孩子了。生活中有著太多這樣的細節(jié),我們要教會學生善于去捕捉、去描寫。
總而言之,生活像五味瓶,有著酸、甜、苦、辣、咸;生活如七彩陽光,有著紅、黃、橙、綠、青、藍、紫。生活中有著太多的美與丑、善與惡,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學生對生活充滿了向往與希冀,在觀察與體驗中,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都能成為學生筆下最好的素材。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當川流不息。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