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
(長春市雙陽區(qū)第二實驗濱河校區(qū) 吉林長春 130600)
?
《西湖的綠》教學設計
張 蕾
(長春市雙陽區(qū)第二實驗濱河校區(qū) 吉林長春 130600)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西湖的美,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在朗讀中深入感受西湖的綠。
3.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4.感受西湖獨特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領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感受西湖的綠。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多媒體課件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西湖的綠,這節(jié)課我們就品析作者的語言,走進課文進一步體會綠的魅力。
(1)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作者游覽了西湖的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說那里的旅游"綠”什么特點?(學生自由發(fā)言)
(2)板書,強調生字“隱”“港”的寫法。
2.品讀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作者描寫了靈隱、蘇堤、花港觀魚的綠,你最喜歡哪一處景物的綠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自己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選擇一處景物自由朗讀
3.指生朗讀
過渡:靈隱、蘇堤、花港的綠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韻味,就讓我們在作者的語言中細細的品味吧。
4.默讀所選內容,邊讀邊畫出重點詞語、語句,思考
從這些語句中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在作者的描繪中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
(1)生自由默讀
(2)小組探究交流
(3)全班匯報(提示學生這樣說:先說說你選的是哪里的綠,再讀讀你認為能體現(xiàn)綠的特點的語句或詞語,然后說說你的體會,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
(4)師適時點撥
5.訪靈隱
(1)指導:道旁的樹木“蒼翠欲滴”的濃郁和“雨絲兒”的輕柔。
“蒼翠欲滴“是什么意思?
想像一下:春天那細細的雨絲飄落到你的臉上是什么樣的感覺?你能讀出輕柔的感覺嗎?(學生練讀,指生讀)
為什么飄著的雨絲都是綠的?(引導學生是因為樹木的綠,所以映襯得雨絲兒似乎也是綠的。)
(2)體會語句:綠的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的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從語句中體會綠的層次分明、綠的多彩)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句式?仿寫一個這樣的句子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曠神怡”的意思,用它說一句話
(4)指導朗讀:讀小徑的綠,重點指導把“直”讀得長一點,讀出兒化音,體會綠色的延伸;把“縫”讀成兒化音,體會又細又小的石頭縫里都是綠色,從而感受靈隱綠色無處不在。
(5)讀溪水的綠:想象“水花飛濺”“飛珠滾玉”的畫面,體會溪水的美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
師小結:作者雨中去訪靈隱,先看到了樹木的綠,接著看到了小徑的綠,又看到了溪水的綠,到處都是綠色,如此的豐富,難怪作者說,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我們再來齊讀一下這段文字。理解“撲眼而來”的意思,類似的詞語還知道哪些?(撲鼻而來、撲面而來)
(6)交待構段方式:生體會第一句話在這段中的作用,和下面的描寫有什么關系?了解總分的構段方式。
6.漫步蘇堤
(1)作者漫步蘇堤,按照什么觀察順序寫的?都寫了哪些景物?找出相關的語句。
學生默讀,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抓住文中的語句匯報(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出了樹木和青苔的綠。)
(2)指導學生理解、體會:為什么一棵棵樹離得較遠,還有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
(3)“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一句中的“似乎”去掉行不行?為什么?(不行,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去掉了就真的是一直綠到了地下,可見作者用詞很準確。)
(4)作者看見青苔的綠時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指導學生讀出驚奇、興奮的心情。
品讀青苔的綠,了解青苔的形狀有趣,美如畫。仿寫句子。
①用一個詞概括青苔的特點。(變化多端、形狀各異等)
②學習排比、比喻修辭方法對文章的作用。(排比句式增強表達效果,比喻句生動形象)
③仿寫句子(如: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④課件出示圖片文字,了解蘇堤美景以及它的來歷。
7.花港觀魚
(1)讀課文:自由大聲地讀花港的綠。指導學生讀出那種歡快活潑的情調。
(2)賞荷:播放課件欣賞荷葉,由畫面還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擴展、聯(lián)想。(還能看到蜻蜓、蝴蝶飛舞、青蛙在荷葉間跳躍等;想到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薄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保?/p>
(3)悟意境:作者在寫花港的綠的時候用到了哪些修辭方法?她喜愛這兒的綠的原因是什么?
①修辭方法;擬人(蹬著腳告訴你……裙袂飛揚,翩然飛舞);對比(初春的楊柳和荷葉)
②引導學生理解:“綠色,本是生命的顏色 ”是什么意思,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綠的勃勃生機,富有茁壯的生命力。體會荷葉的多情。
過渡:隨著我們對這三處景物的觀賞,作者帶我們走進一片幽靜的意境。
學生齊讀最后一段:從最后一段話你能體會到什么?(作者余游未盡、戀戀不舍的情感)
師小結:讓我們再回頭看一眼西湖的綠吧(學生看板書)作者按一定的順序描寫了西湖的三處景物,抓住了景物的特點,贊美了西湖的綠,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游,你會怎樣介紹西湖的美景呢?
學生自由思考想象
同桌間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
8.總結提升
(1)總結思考:這篇課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xiàn)了西湖綠的濃淡、綠得活潑和綠的生機,讓我們再次感受了西湖的美麗。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西湖是五彩繽紛的,作者為什么選擇“綠”來寫?(這是篇節(jié)選,師讀課文的前半部分,了解作者描寫本文的原因)
(2)從課文中還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作者的寫作順序清晰明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抓住景物的特點、觀察視角的不同、新穎獨特等等)
9.仿寫“綠”
師:同學們,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那么多的寫作方法,那你能模仿著也寫一寫嗎?可以寫菜園的綠、公園的綠、春天或者夏天的綠等等,比一比,看誰寫的綠色最迷人。
板書設計:
西湖的綠
訪 靈隱——撲眼而來 蒼翠欲滴 深淺不一,飛珠滾玉 (多彩)總分
漫步蘇堤——莽莽蒼蒼 形狀不一 布局宛然 (多姿)由遠及近
花港觀魚——生機勃勃 生命綠色 (多情) 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