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山湖花園小學 嚴芳娟
“以教人者教己”理念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探索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山湖花園小學 嚴芳娟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以教人者教己”就是要求教師在律他前先自律,塑人前先自塑。如有一次班會,談到“我的理想是什么?”有一位孩子的答案是“我要開一間政府”!當時,我就在想怎么跟8歲的孩子解釋“政府”和“國家”的概念。我最后的回答是這樣的:“我們班級呢有班長,她是我們班級的管理者;學校呢,有校長,他是我們學校的管理者;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有區(qū)長管理。那么,我們這么大個國家有政府在管理,只不過國家太大,需要一個由很多人組成的政府來共同管理,而這個政府的頭頭就是我們敬愛的習近平主席!”這就是“以教人者教己”。
1.低年級語文教學促進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看似簡單,其實是復(fù)雜而艱巨的,從事語文教學促使我不得不對地理、政治、文學、藝術(shù)和科學等其他學科進行學習。例如,在講到《梅蘭芳學藝》這一課時,我必須自己要首先對京劇、臉譜、梅蘭芳本人生平經(jīng)歷等進行基本的了解。二年級的孩子對新生事物很感興趣,他們會問很多讓你始料未及的問題,沒有充分的準備,就無法為孩子們答疑解惑。教師自己先要弄懂,然后才能教學生。
2.教育工作促使我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教師的工作是特殊的,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同時還必須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每次看到校園里那些到處亂扔的飲料瓶、零食袋,我就在想: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還遠遠不夠,他們連最起碼的“不亂扔垃圾”都沒做到。當然,我會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回答是肯定的——我做到了。既然我做到了,我就可以義正言辭地要求學生去做。假如教師自己做不到,那又怎么去說服學生做到呢?
又如學校每周一有升旗儀式。按規(guī)定,升旗儀式要莊重嚴肅;國旗緩緩升起時,要唱國歌。我發(fā)現(xiàn)沒什么學生認為這是個莊嚴肅穆的時刻,也沒有學生在跟著音樂認真唱國歌。但是,我每次都認真唱著國歌。還有,學校對于中午食堂就餐有嚴格要求:孩子們必須有序排隊,禁止打鬧、講話,堅決執(zhí)行“食不言、寢不語”的原則。一開始,總是有孩子說說笑笑,再扒兩口飯,但是我跟他們每天坐在一起就餐,絕不講話;漸漸地,孩子們也能夠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了。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慢慢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1.“以教人者教己”促使教師解放自己、解放學生?!耙越倘苏呓碳骸钡慕虒W理念促使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不再是死板的按教材備課,按教案上課,然后完成教學任務(wù);教學變成了活的教學,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自己的教學適應(yīng)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yīng)教師的教學和上課方式。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他們會在課堂上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教師要努力地引導(dǎo)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很多問題是教師當場無法回答明白的,甚至是很無厘頭、不合邏輯的問題,教師都要為學生認真解答。這是教學的一部分——答疑解惑。在這個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果教師一味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對于學生課堂上提出的可能與本課教學無關(guān)的問題采取敷衍或者漠視的態(tài)度,那么,教師就扼殺了學生可貴的求知精神。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能夠使自己跳出自己設(shè)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改變和完善本課的教學。
2.“以教人者教己”——學生讓我獲益良多。前面我也談到過,語文教學是復(fù)雜的,每一課中都有很多內(nèi)容可以挖掘,但是每堂課都即興發(fā)揮是不行的,這就完全沒有教學計劃,學生也不能學到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有時候,針對其中的某些問題,學生提到了,教師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拿出來討論,就應(yīng)該和學生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列舉幾個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實例——
(1)在講到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里面的詞組“端午龍舟粽子”時,我跟孩子們大致講了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屈原的愛國故事。有孩子就說,老師我還聽過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于是我讓他也講一講他聽他爸爸講的版本,然后再請孩子們回去查資料,看看到底誰講得更對。第二天,孩子們把自己查到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了分享。這樣,我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又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而且我也從中受益匪淺,了解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和學生培養(yǎng)了深厚的感情。
(2)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3》這一課,講的是造字法中的會意字的結(jié)構(gòu)和寫法。在講“筆”字時,我用細竹子,下面墜上很多須須,讓孩子們體會“筆”字的構(gòu)造和可能的寫法,孩子們都能夠猜得出來。接下來,我請孩子們自己回家尋找家中的物品,和可能對應(yīng)的字的寫法。同學們便很高興地回去尋找。
(3)在講二年級語文上冊《練習2》一課時,講到《三字經(jīng)》,順便跟孩子們把中國儒家經(jīng)典也介紹了一番,其中必然要講到《論語》,我就跟學生講了南懷瑾大師寫的《論語別裁》;又因為南懷瑾大師在吳江建了一座太湖大學堂,我就鼓勵大家有機會就去參觀學習。我希望學生可以掌握真正的《論語》的精髓,而不僅僅是教材上干巴巴的宋明理學家的翻譯。正好,這時,教學樓墻上的著名人物及名句,工作人員搞錯了,還沒糾正過來,我就請同學們下課集體去看——校工把孔子的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張冠李戴到孟子那去了。同學們看到了,也學會了。
綜上所述,“以教人者教己”的理念促使教師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教師業(yè)務(wù)水平的提高,促使教師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促使師生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