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杰
摘 要:多媒體技術能變抽象事物為形象事物,對事物的整體構成加以細化和分析,以形象動人的形式將教學知識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激發(fā)幼兒想象力,發(fā)展其思維能力,拓展幼兒視野,鍛煉幼兒聽說能力,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運用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教學;合理融入;發(fā)展能力;拓展視野
收稿日期:2015-09-14
一、通過多媒體讓教學情境更加形象生動
幼兒園時期的兒童思維尚未成熟,其主導思維仍然是形象思維,很難理解較為復雜的事物。因此,我們對幼兒進行教學時,就要盡可能地運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變抽象事物為形象事物,例如,幼兒園常識課中出現(xiàn)的“電、雷、雨、風”,僅僅靠語言的描述不僅枯燥而且幼兒很難理解,但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電、雷、雨、風”的形成過程進行模擬,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在這樣的背景下幼兒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幼兒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會大大增強。
二、合理融入Flash動畫, 激發(fā)幼兒想象力,發(fā)展其思維能力
幼兒的想象力是否豐富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影響。在思維的天地里,想象力就像奔騰的駿馬,可以自由地馳騁歡騰。Flash動畫除了結構完整外,還集畫面、音效等于一身,對幼兒完整思維過程發(fā)展可以提供一定參考,對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想象力會有效激發(fā),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小羊過橋”一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其故事做成簡單的動畫,播放給學生,可以在兩只小羊都要過橋的地方暫停,讓幼兒自己想象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通過動畫效果就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又如教學活動主題為“多變的云”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效果對各種各樣的云進行展示,然后引導幼兒想象云的形狀,激發(fā)幼兒的聯(lián)想力,促進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結合幼兒特點設計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重難點,拓展幼兒視野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要立足于幼兒的特點,將幼兒的接受程度納入多媒體教學內容和信息選取中。幼兒的世界比較簡單,這個階段的他們對明亮的色彩很有好感,尤其是對簡單的線條具有獨到的見解。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中,應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綜合教學基本內容,有效選取適合幼兒的多媒體圖片、視頻等信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難點與重點知識有效突破,啟發(fā)幼兒動手探究,動腦分析,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讓幼兒在理解知識的同時體驗到快樂。比如,教師在教幼兒“認識長方體” 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頂點、棱和面,詳細地展示長方體的每一個特殊部件,隨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呈現(xiàn)長方體棱、面的拼合和移動,讓幼兒明確長方體相對棱的長度相等這一特點。
四、通過多媒體語言優(yōu)勢,鍛煉幼兒聽說能力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的,但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則可以使幼兒教學的時空得以突破。幼兒園時期的學生,很多還處在學習說話的階段,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幼兒的聽說能力和理解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有老師在講,幼兒提不起興趣,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多媒體技術不僅有畫面可看,而且還有聲音,可以在插入生動畫面的同時插入悅耳的音樂,對幼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幼兒的認識規(guī)律和思維水平都十分吻合。聽說是幼兒語言教學中最主要的訓練方式。在說的方面,是教師多對幼兒說話,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導幼兒多開口說;在聽的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錄音機或者對語言材料進行播放等方式,讓幼兒跟著語音一起說。這種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鍛煉幼兒的聽說能力。
此外,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應注意把握好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運用的角度以及運用的深度。多媒體的應用要恰到好處,防止過多過濫的運用。教師在對多媒體的應用應在“一切以兒童發(fā)展為中心”的思想基礎上進行,對幼兒活動和問題合理進行設計,多給幼兒提供一些主動思考,讓其在輕松的玩樂氛圍中領會知識。教師不能把多媒體一用到底,該動手操作的還要動手操作,尤其在一些小科學實驗中,必須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分析和觀察能力。否則,即使課件設計得再好,對幼兒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