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詠
(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38)
?
芻議音樂教學的美學認知
龍 詠
(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38)
【摘要】高職音樂教學是一門豐富學生藝術涵養(yǎng)的課程,美學則是學生藝術涵養(yǎng)最直觀的體現(xiàn)之一。提升學生美學認知是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也符合當前教育對學生培養(yǎng)的總體目標。本文對高職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美學認知的作用和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進而提出了一些較為可行的課堂或課外改進對策,希望能夠給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學;高職學生;美學認知;音樂美學
(一)完善知識結構體系
對于自然科學學生來說,在日常的知識接受過程或者課外學習過程中,普遍的知識來源或者興趣方向都在自然科學知識的“公式定理”、“趣味實驗”、“新技術新科技”等方面,但是為了追求塑造及培養(yǎng)具備全面素質人才的目標,美學認知教育是培養(yǎng)自然科學學生藝術類素質的一個體現(xiàn)。筆者認為廣義的文科理科并不能夠代表學生的全部知識來源,跨學科的藝術培養(yǎng)不是“玩物喪志”,更是一種廣泛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手段。自然學科學生可以在常規(guī)的“概念和公式”之外以美學認知作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手段,同時美學認知更是學生們對理科知識藝術化的一種手段,方便學生們培養(yǎng)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提升學生素質
素質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近年來社會對教育機構培養(yǎng)人才的終極目標要求。所以無論是藝術類專業(yè)學生還是選修音樂課的學生來說,音樂教學中的美學認知都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自身藝術涵養(yǎng)的手段,提升學生的美學認知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極大的提升,符合培養(yǎng)目標。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或者技術的傳授,更是通過個體的培養(yǎng)和塑造來完成藝術傳承的一種手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關系到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美學認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鑒賞的方式來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使音樂教學更好的推廣和推進。
(一) 教師自身音樂美學認知不足
部分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美學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再其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夠充分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使學生的美學認知提升過程受阻。原因就是部分高職教師對美學并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而且在日常的教學備課過程中僅僅是完成教學大綱,并沒有將提升學生美學認知作為教學目標導致的。
(二)學生對美學認知不了解
在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美學認知應當是音樂美學的一種培養(yǎng)目標,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并沒有對音樂美學有足夠的了解。前文提到,音樂美學是音樂學和美學的分支,同時音樂美學也是向學生普及音樂知識的一門學科。但是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美學概念和美學認知的講授很少,往往是通過鑒賞的過程讓學生對音樂發(fā)表意見,并沒有概念性的提出音樂美學。
(三)提升手段匱乏
高職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雖然對美學認知有足夠的認知和了解,但是在對學生音樂美學能力培養(yǎng)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有部分高職音樂教師“有苦難言”,高職音樂教學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在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間的要求下,很多教師都是在課堂上講述相關理論知識和進行音樂鑒賞后就匆匆結束課程,并沒有良好的手段來提升學生美學認知。
(一)加強教師自身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同時也是掌控者,其對音樂美學認知的能力將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對音樂美學的認知。所以筆者建議教師應當多學習外國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借鑒國內外的各大藝術類院校中音樂教育中的美學教育手段來豐富自身,同時進行美學培訓或者教師進行美學自修,提升教師對美學的認知能力和豐富課堂美學認知傳授手段,這樣才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盡量的改善學生對音樂美學認知的匱乏。
(二)普及音樂美學概念
我國教育部在2011年的《音樂課程標準》中就提到了必須秉持正確的生命美學認知,突出強調了“以美育人”;課程設置的總目標是構建健全人格,塑造完美生命。完美生命的構成就是讓學生既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更能夠對孕育著特色文化的藝術知識予以一定的了解。所以普及音樂美學概念和美學認知概念是教學重要目標之一。音樂課堂雖然不適合大量的知識類講解工作,但是筆者建議可以在音樂賞析課開始之前對相關概念進行講解,同時在賞析過程中對相關概念進行分析,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美學有足夠的了解,也是提升學生美學認知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豐富提升手段
除了賞析課中的講解之外,筆者認為提升學生音樂美學認知可以采取如下幾種可行的方法,例如舉辦歌唱比賽或合唱比賽,成立各類音樂團體(合唱團、管弦樂團、樂隊、民樂團等等)、課余時間音樂劇推薦等方式,這些方式通常推行起來比較簡單易行,更是豐富學生課余活動的一種手段,另外,這些手段也是從某種程度上給學生一種音樂環(huán)境,讓部分具備音樂天分的學生有施展才華的空間。這些方式都是通過讓學生多接觸音樂的手段,來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認知,提升學生的音樂興趣。
總而言之,在人們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滿足的今天,精神世界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就是人類美學的認知。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美學認知引導是學生在的藝術美學概念形成階段最重要的時間段,雖然當前的高職音樂美學認知教學尚未成熟,但是筆者相信在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學生的美學認知培養(yǎng)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柳斌.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R].2011年11月6日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
[2]張前.現(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教育和學生美學認知的啟示[J].中央音樂學報,2013(11):101-102.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關于高職公共基礎課程體系中融入美學教育的改革與實踐探究》。
作者簡介:龍詠(1972—),江西永新人,女,副教授,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藝術碩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美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