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瑜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
箏樂之魂的魅力
——古箏的教學散論
馬 瑜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摘 要:如何有效的展開古箏的教學活動,發(fā)揮箏樂之魂的魅力成為當前古箏發(fā)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古箏的教學活動所存在的問題入手,深入探究如何發(fā)揮古箏教學活動中各個教學內容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古箏的音樂魅力。
關鍵詞:古箏;音樂魅力;教學散論;作用
古箏的藝術魅力在于其高超的演奏技巧、美妙動聽的音韻、豐富多彩的音色還有誘人心弦的背景。全面提高古箏教學的水平,推動古箏藝術在發(fā)揮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古箏教學散論主要是對箏樂的魅力進行充分細致的說明、傳授等。主要是對箏樂的音量、音高、音韻等諸多元素進行有機的融合,通過不同的音韻組合,表達不同的情感意境,從而達到箏樂的藝術之美。
(一)古箏演奏題材的多樣性。古箏演奏題材的選擇是不同地區(qū)箏樂藝術最直接的藝術魅力。在傳統(tǒng)中,古箏的題材主要是借助對大自然萬物的描述,從而借景抒情,表達自己或開心、或哀怨、或俏皮等情感。但隨著古箏散論的發(fā)展,當今的古箏題材選擇呈現出多樣性特點,即融入了西洋樂器的演奏方式,大大豐富了揉、吟等技巧的使用方式,使箏樂的題材呈現出豐富性特點,例如傳統(tǒng)的箏曲《漢宮秋月》、《紅娘巧辯》等題材皆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而隨著古箏散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后,箏樂的題材呈現出生動化、創(chuàng)新化的特點,如《慶豐年》則通過西洋樂器的演奏技巧,表達了人們慶祝豐收的喜慶[1]。
(二)古箏演奏形式的多樣性。古箏演奏形式主要是指在箏曲的結構和旋律上選擇不同的表達形式,當前我國箏曲的演奏形式在不同流派、不同地區(qū)具有細微的差距,在演奏表達上,也呈現出不同的音色和技巧。例如當前的箏曲的演奏不單單局限于古箏的獨奏,而是增加進琵琶、二胡等中國傳統(tǒng)樂器。甚至還同西方樂器鋼琴、小提琴等形成重奏和合奏。例如“女子十二樂坊”這一古典樂團,實現中西方樂器的合奏,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贏得了眾多人的好評。從側面看,現有的古箏演奏形式使古箏的藝術內涵越來越豐富。
(三)古箏演奏音色的多樣性。目前,古箏演奏的同一形式是左右手配合,彈按并重。但是古箏的演奏手法上仍然會產生的細微差距使其形成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的劃分標準主要是由演奏的音色所決定的。例如在古箏獨奏《四合如意》,主要的音色飽滿清新,表達北方的豪爽之情,因而是通過手腕運動控制手指觸弦的角度和力度,確定主要的發(fā)音區(qū)增加樂曲中骨干音的強度,同時運用顫音和右手彈調出的音韻來補聲。而南方的箏曲在演奏過程中,主要是運用手指上輕微的動作變化,來將曲樂的情感變化,主要是通過運用指間接觸弦樂時的力度和深度來加強輕快的音色。所以,在古箏教學中,不同的箏區(qū)演奏要使用不同的音色表達方式,從而增加其美感[2]。
(四)古箏演奏音韻的多樣性。古箏音韻是呈現箏樂美感的最直接的特征。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使用“以韻補聲”的方式來充實演奏的音響效果。音韻是箏曲中最抽象的概念意義,是一種比“音”微觀的音樂層次。在古箏的教學散論中,要求加強對“做韻”的把握,例如在演奏中通過左手掃音技巧來增加樂曲特有的音韻。當前古箏教學散論中關于“做韻”的技法主要有左手顫音法,即通過一系列的“顫音”體系來表達箏曲中自由個性的旋律特點,從而營造出或輕快自然、或情境悠遠的箏曲意境。例如河南箏曲中往往會采用上下滑音及顫音來形成一種音韻效果,凸顯出河南人的性格特點和聲調特點。另一方面,古箏演奏中的“音韻”同時同“神情”具有統(tǒng)一性,主要是將音韻同神情互為箏樂演奏的內外,實現箏樂音韻美和意境美的統(tǒng)一協調。
(五)古箏演奏音程和律制的多樣性。古箏演奏中音程和律制是決定箏曲風格的重要標志之一。主要是通過按弦的顫度、幅度等來確定旋律的調性,主要是分為有“硬弦”、“軟弦”和“反弦”這幾種類型。這些弦調在”宮、商、角、徵、羽”的音高表達上不用。例如《昭君怨》就是軟弦音程的箏曲,其獨特的音響形成了獨特的“偏音”特色[3]。
通過以上對古箏的教學散論的初步分析可知,傳統(tǒng)箏樂在傳承發(fā)展中形式豐富多彩,不同流派、風格等都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要想箏樂取得長久的發(fā)展,必須創(chuàng)新發(fā)展箏樂的教學散論,從根本上補充箏樂的藝術魅力。
一是,實現傳統(tǒng)古箏散論同現代音樂散論相結合。正如箏樂的演奏形式的多樣化選擇上的新舉措一樣,在古箏演奏音韻的創(chuàng)新表達上,古箏演奏音色的優(yōu)化選擇過程中,都可以加入現代化的音樂特點,推動箏樂的現代化表達。例如《梁?!返男√崆傺葑嘈问?,已經成為小提琴演奏中經典的曲目,《梁?!芬步涍^不同的樂器的演奏形式呈現出豐富音樂魅力。
二是,解放箏樂的表達上的固定形式。主要是強調古箏的教學散論對于古箏教學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但同時,固守古箏教學散論展開古箏的演奏將會阻礙箏樂的表達。因而要求基于古箏的教學散論,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實現箏樂的演奏的多樣化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使箏樂不拘泥于形式,發(fā)揮出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4]。
古箏作為傳統(tǒng)樂器之一,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古箏這一藝術形式以其本身的獨特魅力獲得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且通過古箏的教學散論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箏樂的藝術魅力,在未來,提升箏樂音樂魅力的措施還有實現中西結合,實現自主創(chuàng)新的方式。實現箏曲的魅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小玲.高校古箏教學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 關麗娟.工科院校學生對中國民族器樂古箏的認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 曹玥.古箏在流行音樂中的特色運用[J].時代教育,2013,11∶181-182.
[4] 郭瑞玫.探討高師古箏教學中的樂感訓練[J].民族音樂,2010,0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