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桂香
【摘要】新課標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也要采用更加優(yōu)秀的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新課程教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廣泛采用這種方法,使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但在實際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因為其本身占用時間長,受老師的固有觀念影響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很難在教學中有什么進展。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情境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歷史 ?情境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28-01
一、概要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剛剛推廣不久,但其使用效果顯而易見。情境教學是在情與境的復合關系中,通過真實的場景模擬,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力,或者通過角色扮演等形式,將學生引入情境中。同時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并將情感活動與情境相配合。情境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能夠直觀的呈現(xiàn)歷史。學生在真實的情境模擬中把握住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由于歷史學科有其獨特的歷史特征,并且,學生對課程也有更多要求,既要求課程具有科學性,又要能夠提供給學生真切的參與感。所以,情境教學是一種先進科學的教學工具。
2.在實際教學中,相關的例子的引入讓同學對歷史的發(fā)展有更多的認識,感受歷史發(fā)生的氛圍。在講解一個歷史事件時,可引入與其相關的歷史事件來增強其對知識的理解力。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采用切合實際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情境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1.排練節(jié)目建立情境
在課前,可以著特征明顯的服裝進行表演。這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fā)了潛力,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通過角色表演,扮演歷史人物,在角色扮演中,體驗人物的性格和特點,從而對歷史人物產生親切感。例如在表演虎門硝煙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英雄的民族氣概。在不同的角色中,理解當時林則徐硝煙的壯舉和清政府風雨飄搖的腐敗。
2.老師口頭描述,渲染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生動鮮明的語言對歷史事件進行描述。新鮮的描述對學生認知產生很大的引導作用。在鮮明生動的形象敘述中,讓同學身臨其境,從而對歷史事件能有更深的認識。例如,在鴻門宴章節(jié)時,可以通過口頭敘述,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感受當時楚漢相爭局勢的危急和楚霸王的驕傲自大。在朗讀楚霸王的臺詞時,應該情緒飽滿,充滿驕傲和自大。
3.通過音樂渲染氣氛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演奏與歷史相關的音樂,在緊張或緩和的氛圍中更好的理解歷史事件。例如在講解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時,可以播放《英雄》中的音樂或短片,感受當時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氣魄與雄心。同時也了解兼并過程中的百姓所受的苦難。在講解南京大屠殺時,可以播放電影《南京!南京!》,來了解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
4.通過情境再現(xiàn),還原歷史現(xiàn)場
在教學中,可以塑造一個個真實的歷史場景,在場景中讓學生理解歷史,對歷史事件能夠近距離的接觸。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學生走訪歷史博物館,在現(xiàn)代化的場景中感受史實。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講解鴉片戰(zhàn)爭時,可以將紀錄片《圓明園》的片頭作為開頭,并且將圓明園火燒前和火燒后的情境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了解到八國聯(lián)軍的罪惡和人民所受的苦難。
三、采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1.活躍課堂氛圍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既活潑了氣氛,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所在的環(huán)境。通過老師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真參與,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歷史事件中去,對歷史事件能夠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加客觀的評價。如果只是簡單的知識講解,很難讓學生充分了解歷史事件,對知識的認識也只是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層面。
2.提高想象力
以前的課堂教學中,更多強調的是知識水平的提高,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把握人物的實際情感。這樣的教學對實際教學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而情境教學能夠活躍氣氛,并且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情景模擬中把握人物情感。并且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挖掘學生的潛能。
3.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和學習的熱情
由于情境教學具有輕松愉快的氛圍,因而學生更愿意積極思考去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同是,也能夠改變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態(tài)度也會更加積極。
四、注意的問題
1.設計要根據(jù)課程要求設計
在設計過程中,要根據(jù)課程的要求和教學任務來設計,不能為了設計而設計。由于歷史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征和自身的鮮明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根據(jù)教學任務來適度設計情境,不能只是停留在設計層面。
2.目標明確
情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教學任務中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在課程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搞清楚教學中要弄明白的問題,從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力。課程教學,作為教學的主要手段,應該在課程設計時圍繞目標要求進行準確定位,始終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
3.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應該把握青少年認知能力尚未完善的特點。所以,在情境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出符合青少年認知的情境,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還是具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所以,在課程教學中,老師應該更積極的使用這種新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瑞.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一次嘗試[J].歷史教學,2005,(12):70-71
[2] 黃永章.論情境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3):178-179
[3] 計慶春.簡談初中歷史課堂情境教學法[J].學周刊,2015,(1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