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摘 要】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yǎng),初中化學是科學教育的基礎組成部分,也是引導學生初步學習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化學學習方法的起始階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宗旨,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引導學生自學并參與合作,這將更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為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 以生為本 興趣 自學 合作
在傳統(tǒng)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教師的“指令”下完成的,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主體參與式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探究過程中,從而更好地獲得化學知識的構建,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技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自主性就較強,反之則自主性會明顯下降。但在以往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興趣關注力度不夠,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教學設計上,而沒有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其實,在化學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要能全面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還要能在課堂中多給予學生鼓勵,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如《水的組成》教學中,先引導說說對水的認識,由此而引出水的物理性質;如《溶液的形成》教學中,帶領學生對溶質的概念學習后,學生不理解,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樣,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會喜歡化學課,興趣才能得到激發(fā)。
其次,在化學教學實踐中,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而從學生生活中選擇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如《常見的酸和堿》的學習中,教師用幻燈片呈現(xiàn)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酸性和堿性物品圖片,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是如何鑒別這些酸堿物質的。接著呈現(xiàn)白醋、蘋果汁、石灰水和NaOH溶液,引導學生思考用化學方法進行鑒別,如此,讓學生從生活過渡到化學中,借助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知識而展開鑒別活動,從而更好引導學生展開對常見的酸和堿的探究活動。
二、注重引導學生自學,促進其的初步構建
在化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參與化學探究活動,如果沒有通過情境后直接提出問題,一些學生因課前預習不到位(甚至有的學生沒有預習),那么,在探究活動中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和同伴分享和交流,故而通過情境導入新課后,教師要注意及時展示目標,通過目標而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一般而言,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該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時間以5分鐘左右為宜,目的是要讓學生初步閱讀教材,知道要學習什么,對基本的概念、化學式等基礎知識有初步了解。
以《原子的結構》的自學為例,在自學中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原子的內部構成,知道什么是原子核、質子和中子;了解相對原子質量、通過看例題而初步知道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步驟。在自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自學的效率,教師可用課前預測題給予學生指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完成相應的填空、判斷等問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才能為課堂中的探究活動奠定基礎。
三、加強課堂探究指導,促進其的系統(tǒng)構建
實施參與式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能在參與中獲得體驗,更好地構建知識。課堂中的探究環(huán)節(jié)是參與式教學實施的關鍵所在。通過情境和自學,學生初步了解了要學什么,那么,接下來教師就需根據教學目標而逐層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注意,問題要緊扣目標而展開,提出問題后要預留相應的時間給小組學生討論和交流;二是教師在小組學生活動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指導,還要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而及時引導學生歸納、針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訕嫿ǎ苊庥媒處煹闹v授代替學生自主的感悟。
以《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對于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可引導學生寫出常溫下鎂和鋁和氧氣反應,高溫下鐵和銅和氧氣反應,補充金在高溫時也不能與氧氣反應等反應而引導學生歸納金屬的活潑性。進入金屬與酸反應的探究活動中,引導小組學生對鎂、鋅、鐵、銅和稀鹽酸的反應現(xiàn)象和化學方程式進行交流,思考金屬的活動性,結合化學反應而對其原理進行交流。接著以演示實驗(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絲浸入硫酸亞鐵溶液中)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寫出化學式,分析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脽舫尸F(xiàn)Mg、Zn、Fe和HCl、Zu和AgNO的反應方程式引導學生觀察,由此而引出置換反應。如此,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在參與中能更好地獲得化學知識構建。
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只有從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究活動,才能更好實現(xiàn)從“知識灌輸”到“知識構建”的過渡,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喜歡化學,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收獲,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