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 江蘇省實行了“注冊入學”制度以來,民辦高職院校出現(xiàn)群體性學生學習能力低下的狀態(tài),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遇到巨大挑戰(zhàn)。本文在詳細分析了這一狀態(tài)的原因和表現(xiàn)的基礎上,介紹了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貨幣銀行學》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的,基于ocale網(wǎng)絡課程平臺的,突出“應用性”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改革經驗,認為對待當前學生群體,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在高職教育中被放到突出位置。
關鍵詞 民辦高職 學習能力 貨幣銀行學 考核方式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56
Abstract Since Jiangsu Province implemented the "enrollment"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disabilities group status,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this state on the introduction of Zhengde Polytechnic College "Money and Banking" the examination reform as a breakthrough, based on ocale online course platform, highlighting the "Apply" and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curriculum reform experience, that the treatment of the current student population, learning ability should be placed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learning ability; "Money and Banking"; assessment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逐年加深,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2013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48.6%,2014年更達51%。高等教育的普及一方面讓更多的適齡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為整個社會勞動者素質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大眾化導致各個層次院校的生源結構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民辦高職院校由于在招生的最后批次,最直接地感受了生源變化對教育教學造成的影響。以江蘇省為例,2011年起??频诙危褶k高職院校所在批次)采用“注冊入學”制度,入學成績門檻隨之被放得極低。近年來,隨著錄取比例的進一步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高考成績水平出現(xiàn)了逐年下滑的趨勢,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也隨之下滑。
1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現(xiàn)狀
1.1 學習心理上的偏差
(1)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獨立的思考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是任何形式、任何層次學習取得進展必不可少的條件,而現(xiàn)有民辦高職的學生表現(xiàn)為更愿意接受老師提供的現(xiàn)成的知識;愿意接受結果明確、路徑清晰、驗證性的任務,幾乎從不主動提出問題,也不愿意被提問,更不愿意自己去找答案;不愿意接受看起來情況有些復雜、結果不那么明朗的、有一定挑戰(zhàn)性任務;在被要求思考時經常性地表現(xiàn)為不知所措;在進行選擇時,傾向于“看看別人的”,或者“和同學商量商量”,更不愿意保持少數(shù);在被要求解答較難的問題首先不是思考,而是從網(wǎng)絡上尋找答案……
這種狀態(tài)放任下去,會限制學生的視野、禁錮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表現(xiàn)為唯唯諾諾,學生只可能被訓練成為知識的“存儲器”,而不是知識的“駕馭者”。無論技能培養(yǎng)還是能力訓練都只能是機械的、死板的訓練,達不到熟練、駕馭、提高、靈活運用的層次,更加不可能有“觸類旁通”的結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將變?yōu)榭罩袠情w、無源之水。
(2)畏難情緒重,容易產生放棄心理。任何學科、任何專業(yè)、任何層次的教育必然都會有繁、難部分,現(xiàn)在民辦高職的學生極其依賴教師能成功地化難為簡,期望教師能化邏輯思考為簡單的步驟操作。一旦認為教師做不到“極簡”,學生的“怨懟”情緒就會冒頭,抱怨教材、作業(yè)、課程,甚至懷疑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即使教師能夠達到學生的要求,隨著課程的深入,各部分內容的關聯(lián)性加大,學生也會產生“怎么這么難”、“ 有必要學這么難嗎”、“什么時候才到頭”等負面情緒,甚至滋生放棄心理。
這種情緒負面效果是雙向的:一方面因為成績長期處于底層,長期的挫敗感,致使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有畏懼心理,甚至產生反感情緒。因此往往把高職階段的學習視同為“應當完成的任務”,而非“主動訴求”,課堂因而變得死氣沉沉。心理上的畫地為牢也成為煥發(fā)學習熱情、攀登學習高峰、發(fā)揮創(chuàng)造精神的巨大障礙。另一方面這種消極情緒會傳遞給教師,影響教師的施教情緒——教師普遍認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容易把畏難情緒視為不配合,認為學生存有“不勞而獲”的心理,對其采取不理解、不諒解的態(tài)度。師生莫衷一是,教學過程容易出現(xiàn)相互推諉、相互指責、互不體諒的情況,更加不利于問題的有效解決。
1.2 學習習慣不佳
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課、做筆記,課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yè),這都是掌握知識、鍛煉技能、取得好成績必不可少的學習習慣。但學生的自學意識不強;自控能力不強,課堂上時常會受手機等電子設備、網(wǎng)絡工具的干擾,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嚴重依賴網(wǎng)絡,卻不擅于把網(wǎng)絡上獲得的各種信息進行甄別、分析、整理;不會做筆記,依賴于向教師索要課件,不擅于進行知識的整理、消化、吸收;課后不復習;作業(yè)不認真……這種因生源持續(xù)減少帶來的教學的“特殊性”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
“注冊入學”制度下,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的變化,給其教學的組織、開展、提高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手段、以老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在面對 “學習能力低下”學生群體時,收效甚微。而要在現(xiàn)有生源條件下要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僅限于完成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也很難達到預想目標。重塑學生學習信念,改變學習心理,培養(yǎng)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體味學習樂趣,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感、成就感……就變得舉足輕重。
2 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結合實際進行的教學改革
在認識到學生群體巨大變化的前提下,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貨幣銀行學進行了以考試方法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課堂效益為中心,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綜合性教學改革。
貨幣銀行學是金融專業(yè)的核心職業(yè)基礎課,也是金融專業(yè)其他職業(yè)技術課程的基礎和總領,存在著體系龐大、嚴謹、理論性強的特征。高職學生還不是獨立的“經濟人”,對貨幣、信用、融資、風險等金融領域的常見現(xiàn)象,缺乏相關生活經驗,學習中非常依賴想象和邏輯思考,因此這門課對高職學生而言難度尤其大。即使在采用“注冊入學”制度之前,該課程也是高職金融及相關專業(yè)中為數(shù)不多的低通過率課程之一。生源狀況變化后,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明顯下降: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沉湎于手機網(wǎng)絡,課堂上師生互動少;作業(yè)質量不高、拖拉……以這門課為試點的課程改革,更能體現(xiàn)“學習能力再造”的價值。
對于貨幣銀行學這種職業(yè)基礎課,學生上手操作的內容少,實驗室模擬的可能性不大,不能像職業(yè)技術課、職業(yè)技能訓練課一樣通過上手操作的辦法改變課堂沉悶的局面。針對這種狀況,我們選擇學生最為關注的考試進行改革,通過靈活、多樣的考試改革推進教學改革,結束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提高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修改了課程目標:放棄了特別強調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的課程要求,增加了能力的考查比重。強調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應具備分析金融現(xiàn)象的意識;突出“應用”的特征,強調學生具備利用所學基本理論、原理分析金融問題、金融現(xiàn)象的能力。其次,修改此課程的考核方式:放棄了傳統(tǒng)的以知識考查為主閉卷考試的考試方式,改為以金融意識考查和金融現(xiàn)象為主的分析能力為主要側重點的能力考核。再次,修改了課程考核方式:改變了之前以課程終結考試為主,參考平時成績的成績評定方式,改為平時多次考核為重點的,結合課程終結考核的綜合性成績評定方式。
為推進改革,我們使用了南京世格有限公司開發(fā)的ocale 教學平臺來幫助教學。在《貨幣銀行學》網(wǎng)絡課程中,共同分享教學進程,教師除了提供教學課件及各種教學參考資料外,還開辟公告區(qū)和討論區(qū),方便師生互相交流。根據(jù)課程進度,老師不定期布置各種形式的作業(yè),有個人作業(yè),小組作業(yè),視頻作業(yè)……
個人作業(yè)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作業(yè)內容多為資料收集、整理和簡單的分析,側重培養(yǎng)學生信息收集、分析、整理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利用駕馭網(wǎng)絡。小組作業(yè)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提高能力,希望學生能夠體味合作學習的樂趣。由于該環(huán)節(jié)成績評定部分有相當比例的成績由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決定,學生一般不愿意在同齡人中表現(xiàn)不佳,更愿意花力氣準備,更容易參加到小組討論、活動中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相互督促、相互提高的目的。由于該平臺能夠很好地和手機、iPad、數(shù)碼相機等移動終端連接,故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完成視頻作業(yè),在視頻作業(yè)中不但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學生的表現(xiàn),甚至作業(yè)完成的過程,而且有相當?shù)娜の缎?,契合學生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廣受學生歡迎。由于學生都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xiàn),準備的時間都比較長,故此類作業(yè)經常和課程完結時的考核結合在一起。結合課程進度的各項作業(yè),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既實現(xiàn)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又能方便教師及時進行指導,突出了職業(yè)教育“應用”、“實踐”的特征,再加上作業(yè)與考試相掛鉤的設定,能夠督促學生把功夫花在平時,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所激發(fā),基于此平臺進行的課堂討論和投票也能順利進行,課堂也變得活躍、有吸引力。
以考核方式改革為引領,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注重啟發(fā)、引導學生,變知識傳授為共同研究,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注重“再造學習能力”是貨幣銀行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中心內容。該課程取得的良好教學效果,以及對后續(xù)課程的輻射作用,使我們相信“學習能力”的再造在現(xiàn)有條件下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基金項目: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國貿金融專業(yè)群”建設項目
參考文獻
[1] 張瑞芬.關于高職考試改革的思考[J].職業(yè)教育,2013(7).
[2] 許莉.高職考試模式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6(8).
[3] 張玲雅.高職考試考核改革方法探討[J].經濟師,2009(3).
[4] 強琛等.高職院校專業(yè)課程設置與考試改革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7(5).
[5] 劉蘭明.基于職業(yè)基本素養(yǎng)的高職課程考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