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在英語思維培養(yǎng)中的作用
劉莉
(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遼寧大連116052)
摘要:學生英語寫作問題之一是缺乏用英語思維的寫作習慣。以隱喻理論為指導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是寫作教學領域新的嘗試。多渠道的隱喻輸入、隱喻的詞匯教學、隱喻表達的操練和語篇構建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有積極引導作用。
關鍵詞:隱喻;認知;寫作教學;英語思維;輸入;輸出
中圖分類號:H030
基金項目: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校級教改項目“認知隱喻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詞匯習得策略實證研究”(2013XJJGYBXM15);2014年度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校級科研項目“E-learning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適應能力培養(yǎng)研究”(2014XJLXZHD003)。
作者簡介:劉莉(1973—),女,遼寧大連人,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1.011
英語寫作水平是綜合英語能力高低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寫作成績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受漢語思維影響,表達不符合英語習慣。寫作過程也是人的認知過程,隱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段反映了人類的一種基本認知方式?;陔[喻理論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將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目前,國內專家和學者針對隱喻在大學英語寫作應用中的研究較少,主要有孫巖梅、高江梅(2011),朱穎(2012),臧慧(2013),徐洪芬、胡娜、李婧(2009)等。本文從輸入輸出兩方面探討如何將隱喻理論引入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使學生接觸和認知隱喻,以隱喻概念影響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提高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一、隱喻和隱喻概念
隱喻在本質上是認知的,隱喻是一種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方式。隱喻由兩個域構成:一個結構相對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一個結構相對模糊的目標域(target domain)。隱喻就是將始源域的圖式結構映射到目標域之上,通過始源域的結構來構建和理解目標域[1]112。
Lakoff & Johnson在1979年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中指出,英語的許多表達方式均來自基本的隱喻。他們將這些基本隱喻稱為隱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如“論辯是戰(zhàn)爭”(Argument is war)、“人生是旅途”(Life is a journey)和“思想是食物”(Ideas are food)[2]29。一個隱喻概念會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協(xié)調一致的語言表達,而不同的隱喻概念構成的網(wǎng)絡體系影響著人類的語言和思維。再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2)》中的第四單元中,關于LOVE的諺語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Absence to love is what wind is to fire. It extinguishes the small; it inflames the great.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體現(xiàn)了LOVE IS A JOURNEY,LOVE IS HEAT,LOVE IS FORCE的隱喻概念。
二、多渠道的隱喻輸入
閱讀是互動過程。學生只有輸入大量地道的、反映英國文化、傳統(tǒng)和思維的語篇才能建立和輸出具有隱喻框架的語篇。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具有深層次隱喻概念的語篇,體會以隱喻概念為基礎的語篇主題,幫助學生分析和揭示文章深層主旨大意和概念意義。
《新視野大學英語(4)》第八單元課文的作者Zora Neale Hurston 是位非裔美國作家,民俗學者和人類學家,她以擅長寫隱喻語言而著稱。如:
But in the main, I feel like a brown bag of mixed items propped up against a wall—against a wall in company with other bags, white, red and yellow. Pour out the contents, and there is discovered a pile of small things both valuable and worthless. Bits of broken glass, lengths of string, a key to a door long since decayed away, a rusty knife-blade, old shoes saved for a road that never was and never will be, a nail bent under the weight of things too heavy for any nail, a dried flower or two still with a little fragrance. In your hand is the brown bag. On the ground before you is the pile it held—so much like the piles in the other bags, could they be emptied, that all might be combined and mixed in a single heap and the bags refilled without altering the content of any greatly. A bit of colored glass more or less would not matter.
在這一段中,隱喻隨處可見。作者把自己比喻成靠在墻邊的棕色的袋子,把白皮膚、紅皮膚和黃皮膚的人種比喻成相對應的各色袋子。作者用隱喻的語言描述了黑人引以為自豪和令人心酸的歷史。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隱喻語言,使學生理解隱喻語言所包含的真正含義,為模擬思維打下基礎。
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深挖各種詞性的隱喻,引導學生深層次理解和體會詞匯的隱喻含義。如英語中存在大量的量詞性隱喻,表達形象、生動,具有豐富的語言表達力。在《新視野大學英語(1)》第四單元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Then the chairman threw back his head and roared with laughter.”教師可繼續(xù)引申量詞短語“a roar of laughter(一陣哈哈大笑)”。其它的量詞性隱喻還有: a touch of cold (一點感冒),a flow of tears(一股淚水),a wave of sympathy(一陣同情),a shower of applause(一陣掌聲)等。雖然有些量詞的漢語意思相同,但翻譯成英語卻對應不同的量詞,這也體現(xiàn)了中英認知和思維的差異,如a cloud of mosquitoes(一大群蚊子),a swarm of bees (一群蜜蜂),a pride of lions(一群獅子),a school of fish (一群魚)等。
教師在授課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一詞多義現(xiàn)象之中的隱喻認知關系。隱喻認知對一詞多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語言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是通過人類的隱喻認知手段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他意義延伸的過程,是人類認知范疇和概念化的結果[3]。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多義詞的詞義范疇的特征是擁有一核心意義,同時還擁有由這一核心詞義延伸的成輻射狀的其它詞義。以“eye”為例,“eye”的延伸含義有:the eye of the cyclone(旋風的中心);the eye of a target(靶心);the eye of a potato(土豆的芽眼);the eye of a needle(針眼);the eye of a flower(花蕊);the eyes on a peacock’s tail(孔雀翎斑)。通過分析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細致思維關聯(lián),以備觸類旁通,地道活用。
篇章英語思維是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瓶頸。一般的大學英語教材缺乏以概念隱喻為基礎的篇章或段落,為了讓學生多容量涉獵隱喻知識與隱喻表達活躍思維,實現(xiàn)概念隱喻篇章分析能力,教師需通過多種渠道增加或選取課外閱讀材料,如詞典、詩歌、報紙、網(wǎng)絡等。教師應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多收集、多閱讀隱喻資料,提高學習隱喻表達的熱情。如歷屆奧運會的口號中有很多包含著隱喻表達。
表1 奧運會口號的隱喻表達
表2 隱喻表達與非隱喻表達轉換練習例句
三、隱喻表達的操練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句子層面的隱喻表達與非隱喻表達的轉換練習,以便于檢查學生對語法隱喻的基本概念及常見類型的理解與掌握情況。教師可以整理學生英語作文中出現(xiàn)的可以被轉化為隱喻語言的句子,進行句子表達轉換練習,并鼓勵學生進行模仿練習,例如表2所示。通過句子轉換,進一步體會隱喻在句子構建中的“地道”表達作用。同時,要激發(fā)學生認知和使用隱喻語言進行寫作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用隱喻語言進行思維的能力,還要鼓勵學生把隱喻思維從句子層面擴展到語篇層面。
因為缺乏英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大學生英語寫作問題之一是難以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將隱喻理論引入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隱喻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王文斌.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Metapho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inking in English
LIU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6052, China)
Abstract:One of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is their lack of writing habit of thinking in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metaphors is a fresh attempt in the field of writing teaching. Metaphorical input in various channels, metaphorical vocabulary teaching, practice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help to foster students’ thinking habit in English.
Keywords:metaphor; writing teaching; thinking in English; input
〔責任編輯: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