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月連
【摘要】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完善,“新課標”出臺后強調(diào)教學工作要“以人為本”,逐漸將課堂主動權(quán)轉(zhuǎn)移到學生身上,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工作。但由于長時期的應試教育理念影響,結(jié)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而言,英語課堂的主體通常為英語教師,學生則僅作為聽課對象。本論文通過對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研究,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主要策略,旨在對初中英語教師的工作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 有效教學 現(xiàn)狀分析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11-062-01
0
英語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必修課程,也是涉及會考的課程之一,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英語成績直接影響著未來的擇校資格。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具重要的應用功能。作為一種國際性交流語言,掌握英語水平的高低是判斷人才能力的重要依據(jù),同時,隨著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市場進一步開放,與國外經(jīng)濟、文化、技術(shù)方面的交流也更加頻繁,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英語學習中的四種基本能力“聽說讀寫”,其中關(guān)于閱讀方面的教學對學生自身差異性的表現(xiàn)更加突出。
1.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現(xiàn)如今,我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實在穩(wěn)定教學的基礎(chǔ)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許多教學問題急需解決。
1.1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初中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英語基本詞匯,同時應了解并熟悉英語句子的語法,并且能夠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對初中英語閱讀的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但是,現(xiàn)如今存在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時,目標涉及的范圍往往不全面,不能做到對教學目標做到明確。此外,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的英語單詞以及英語短語過分注重,而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以及對英語的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忽視。也存在部分教師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而學生對于英語詞匯以及英語短語的積累不加重視。這種現(xiàn)象會造成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對于英語學習的方向感到迷茫,通常會出現(xiàn)學習沒有效果的現(xiàn)象。
1.2學生在學習沒有主動性
初中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應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中占據(jù)主動性。同時英語教師應在教學準備階段對學生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解,在課程中針對學生的問題有目的性的教學,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成果。
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一直占據(jù)著英語閱讀課程的主動地位。雖然存在部分英語教師認為在教學時應將學習英語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據(jù)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在原有教學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仍舊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的教授,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接受英語教師的講課內(nèi)容,降低了學生課程學習的效率。
2.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主要策略
現(xiàn)代英語教學模式中,應確保學生作為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主體,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課進度進行課程內(nèi)容安排,保證在教學過程中一切以學生為主。
2.1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提高學生對于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英語教師的了解分析后,掌握學生課堂知識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應作為英語課堂的引導者,通過在英語知識教授的過程中,選擇學生的閱讀材料,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
當前階段,現(xiàn)代英語閱讀教學方式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英語教師在課堂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引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于提高英語教師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課程知識學習的效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2促進整體閱讀和自主探究
在進行英語文章教學時,英語教師應運用較為合理的科學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自主的引導,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即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不熟悉的單詞或者短語時,要忍住不去查字典或者問老師、問同學,盡量做到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來推斷不理解單詞或者短語的意思。整體閱讀,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以及探索性。通過學生自主的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遇見不認識或者不理解問題時的處理能力。
當學生整體閱讀結(jié)束時,可將閱讀過程中不懂的問題進行標注。隨后英語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進行文章的講解,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時,應認真聽講。同時也可以向英語教師進行問題交流,從而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深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理解,并且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中,學生通常是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這對英語閱讀教學是很不利的,由于學習中的問題不能及時的反饋至英語教師,學生英語閱讀課程學習效率低下。而要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從教學方式入手,提高有效性的嘗試,進而提高初中階段學生英語閱讀的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劉霞.以學生為中心,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2,02:139-140.
[2]繆國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2,05:38-39.
[3]薛嫻.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技能與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2,09:131-132.
[4]潘遙.以學生為中心,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牛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6,04:86-87.
[5]郭斌.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學生問卷調(diào)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3,12:17-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