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雁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將多個英語教學目標具體設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理解并掌握了教學內容,逐漸獲得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結合任務型教學方式在初中英語作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以期幫助更多教育工作者,進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初中英語教學;應用策略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而逐漸興起的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通過布置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根據(jù)目標設置任務,引導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并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任務型教學模式來源于歐美國家,經過10多年的傳播,如今成為國際上英語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方法。
一、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點
1.細化教學目標
任務型教學方法,是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變成一個個分層次的任務來完成,最終實現(xiàn)綜合目標模式。這樣就使課堂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從而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習過程沒有那么痛苦。對于教師而言,也很容易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不會被教材大綱內容所困擾。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也變得輕松和具有方向性。
2.提高了學生英語詞匯的應用能力
將任務型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使教師授課內容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而是更多地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完成教學活動內容。這些教學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場景,所以,更能引起學生產生共鳴,更加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在畏懼,讓學生感受到原來英語的學習離不開實際生活,并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學到關于英語的知識。特別是英語詞匯的積累,在任務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新詞匯的增加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間就掌握了很多新的詞匯,而且越積累掌握越多,越對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推動力。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應用
1.培養(yǎng)學生連字成句能力,為寫作打好基礎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會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遇到英語寫作的問題就會往后縮,極其不感興趣。而對于中文寫作的態(tài)度卻截然不同。令學生感到困難、無從下手的原因無非就是學生大腦里沒有現(xiàn)成的詞匯。其實寫作文無非就是將詞組成短語,再將短語組成句子的過程。而學生對此感覺到困難,就應該從最基礎的詞匯開始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組詞搭建的能力,設置一個關于組詞搭建的游戲,類似于中文的成語接龍游戲,來引導教學。比如,教師說道apple這個詞,學生可以接道an apple,a big apple,a big red apple,The big red Apple is on the tree等等。通過由一個簡單的單詞組建成一句話的過程,拓展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另外,在學習新單詞的基礎上對原有已學單詞再次加深了印象。教師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一個新掌握的單詞進行獨立編寫一個小故事或是有關生活中有意義的情景。另外,教師也可以運用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將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練習,最終通過每個小組激烈的討論推舉出一名代表進行小組之間的PK環(huán)節(jié),這樣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激發(fā)了學生集體榮譽感,也鍛煉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最后,教師也要針對小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不斷擴展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語言輸入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能力,首先就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不斷地輸入知識,才能將知識通過大腦有效輸出,使學生寫作能力不斷提升。通常狀況下關于語言的學習重點,無非就是兩個方面,即聽和讀。只有在對學生大量的聽和讀的訓練之后,才能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想到更多的內容,將語言通過寫作的方式有效地輸出。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的語言及結構,掌握寫作的基礎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yè),來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英語知識能力。比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話題或相關的英語閱讀資料學習,并且學生要獨自總結閱讀心得體會。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不斷鍛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英語的魅力。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課外資料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要充分挖掘資料中有用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研究,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陳愛萍.對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探討[J].語文學刊,2013(0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