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煥英
摘 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難以適應現(xiàn)今的教學要求與教學背景,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狀況,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通過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應用及其反思來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其他老師帶來一定程度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應用與反思
自發(fā)性的學習能讓學生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價值,培養(yǎng)獨立的思維意識,在學習質量與效率上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因為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同學生所擅長和不擅長的也不盡相同,老師在短短的課堂時間里設計出滿足所有學生學習條件的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要想讓學生擁有解決難題的綜合能力,還需要群體中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努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相互激勵、共同進步,使學習小組這一整體的總體學習能力和成績得到提高。然而,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合作學習這種方式卻不斷出現(xiàn)各種問題,如何讓合作學習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需要我們進行探討與反思。
一、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解題的具體步驟也會有差異,再加上思維能力并不縝密,可能沒有辦法得出最簡潔的解題方式。而將所有的解題辦法羅列出來顯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就需要團隊的力量幫助解決。例如,已知7x+2y=23(等式一)與2x-5y=16(等式二)求x與y的值。顯然兩個等式直接相加減沒法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變形,到底是將x消去還是將y消去呢?若消去x,則需要讓等式一等號兩邊同乘以系數2得到新的等式14x+4y=46,同時讓等式二同乘以系數7得到14x-35y=112,讓x的系數相同,從而得到只關于y的等式,得出y值。當然也可以選擇消去y得到x的值。乘以不同的系數所需的計算量也會稍有差異。再以證明三角形全等為例,不同的條件組合運用不同的定理都可以得到證明,然而證明過程有繁有簡。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就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探討和分析,將結論進行歸納,這樣下次遇到同類題目時,就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題,節(jié)省時間。合作學習一方面在課前課后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在課堂上也能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能相互解決的就可以通過學習小組解答,學習小組仍然無法解決的,可以通過篩選和匯總向老師集中詢問,老師再有針對性地講解,就能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二、合作學習空有其表,矛盾與問題不斷涌現(xiàn)
合作學習在實際運行中所產生的效果并沒有我們預想的那么好。學生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作用與意義,有一些成績較為突出的學生認為學習小組弊大于利而沒有動力,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濫用學習小組,打著學習的旗號卻做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雖然有學習小組,但是學生還是習慣自己一個人學習,不習慣也不愿意分享學習方法和成果,認為有沒有學習小組都沒什么區(qū)別,甚至對自己是害大于利的。合作學習的推行因此受到較大的阻礙。
另外,合作學習的開放度不能過大,不能完全由學生掌控,老師也應該是學生合作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沒有重點的學習安排只會浪費時間。很多時候,老師給學生分好了組,就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習計劃,學生并不了解教學安排,不知道學習的重點,有時候會做很多無用功,該掌握的沒有掌握。由于缺少老師的指導,學生不知道小組學習從什么地方開始,在什么時間以何種方式開展,學習小組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難以保證。
三、反思與對策
首先,如何分組是一個難題。合理分配組員,需要老師了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優(yōu)點和缺點,明確每個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的分工,讓每位學生在團隊內都有他的優(yōu)勢和任務。此外,由于學生較多,如果分的組過少,一個小組內的學生過多,出現(xiàn)的分歧就會越多,學習效率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是分的組過多,就不利于老師管理,在課堂上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因此,建議以4人為單位組建學習小組,再將兩個學習小組合并為一個學習小隊。這樣既照顧到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又不會占用過多時間。分組時,還應該做到組間差距小,讓組與組之間的整體水平盡量相同,而組內的成員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一點,有利于后續(xù)的組間競爭和評比。
隨后,按照課程與課余時間的長短提出明確的階段性任務。老師要在每一次課后安排具體的要求和步驟,讓學生知道這一次學習小組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與目標,計劃的實施則由學生自行設計完成。教師還需實時跟進學習小組進度,對于進度較慢或者成效較緩的學習小組給予一定的額外支持和整體調整。
最后,關于組間的評比和組內的競爭,要設置合理的評比機制。很多老師大多以小組的平均分作為評比的唯一標準,但事實上,平均分容易受極值的影響而無法體現(xiàn)整體水平,因此,標準差可能是更為理想的參考指標。
合作學習能融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性競爭,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要想讓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作用,需要前期合理的分組規(guī)劃,明確具體的學習計劃和要求,教師的全程引導與監(jiān)督,有效的評價與激勵方案,當然,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努力。
參考文獻:
[1]桑明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289.
[2]張桂秋.試論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電子制作,2014(06):127.
[3]李大招.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1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