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忠??
[摘 要]高三政治復習過程中要立足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熱點、科學訓練、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解答能力和應試能力。
[關鍵詞]高三 政治 復習 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076
在高三政治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狠抓學科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這是培養(yǎng)政治學科能力的基礎。在第一輪復習中,要狠抓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同時重點講解一些主干知識。要注意復習的全面性、系統(tǒng)性、整體性,也要抓住重點和核心知識。方法一:以主干知識為基礎,構建書本的知識結構,做到內容簡略、線條清楚。方法二:打破教材章節(jié)束縛,按照專題對教材知識進行重新組合。方法三:變換角度,重組知識。把教材已有的知識結構變換一個角度重新組合,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路。方法四:以問題為中心理順知識體系。我們平常的熱點專題就是以問題為中心理順知識體系。第二輪復習,要注重歸納和綜合政治、經濟、哲學的主干知識,尤其是與社會熱點有聯系的知識。第三輪復習也是最后階段的復習,因此要再次回歸課本進行全面復習,熟悉課本知識。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既要幫助學生全面地掌握課本知識,又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和難點。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內與學科間綜合能力
這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關鍵。首先,在復習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科內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政治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課,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倫理道德等內容。因而政治學科具有復雜性和綜合性,教學也有一定的難度和變化。政治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經濟、政治、哲學相互綜合的能力,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哲學思維能力,特別是辯證思維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在政史地三科知識的交叉點上下工夫。除了平時注意搜集相關復習資料外,還要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自己綜合;任課老師之間也應經常探討,共同尋找三科的交叉知識。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越早越好,最好從高一開始。
三、重視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的結合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政治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文科綜合考查的主要方面,因而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的結合是文科綜合教學的難點。聯系實際要注意聯系學生個人的實際、身邊的實際,還有社會實際、國家實際、國際實際,每一種實際都可能是命題的素材。要關注國內外的重點、熱點問題,同時還要關注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知識,如人口、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文化思想的發(fā)展等。在復習過程中要注重搞好社會熱點與時政專題復習,注重熱點問題與政、史、地相關知識的結合,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讀懂了材料,找準了角度,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試能力
解答能力和應試能力訓練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精選訓練內容,突出陳題的示范性和新題的時效性。平時注意收集經典題目,不能一味地求新求異。2.重練更重評,主張每練必改必評。評價要做到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相結合;試卷評講要舉一反三,不能就題論題而應突出方法指導和知識遷移,要把重點放在講思路,講方法上。思路比答案更重要,思路的好壞反映出學生解題能力的高低。因此,評講要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對學生進行思路的啟發(fā)。在評講后總結出答題的一般規(guī)律。教師在復習中要注重精講精練,提高效率,一些單元訓練題和綜合訓練題都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避免學生懶散和注意力不集中。通過嚴格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五、把研究教法、考法統(tǒng)一起來
教學方法上,要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適當開放課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討論,開展合作式學習,通過互相提問、互相討論來解決疑難問題;要重視分析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實際,采取不同的方法,把一般指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要注意拔高或穩(wěn)定優(yōu)秀學生成績,促進中等學生成績的提高,不放松成績較差學生的管理和輔導??荚嚪椒ㄉ?,要對答題方法和答題技巧上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對高考答案進行精心研究,找到規(guī)律,并在復習和訓練中教給學生,增強學生答題的邏輯性、層次性和科學性;在分析材料、研究問題時讓學生運用歸納法,在評價和論述問題時讓學生運用演繹法。
(責任編輯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