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碧黛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啟發(fā)式教學;關鍵;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105—01
啟發(fā)式教學是處于教師講解和學生思考之間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能使學生原本閉塞的思維活躍起來,形成探究的欲望,從而找到解題的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怎樣啟而得法,誘之有效,是我們教師不斷深入思考的課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啟發(fā)式教學的關鍵
1.要“準確”,讓啟發(fā)啟在關鍵處,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新課前的復習和新課中的提問都要精心設計啟發(fā)點,要把握問題的關鍵,真正起到點撥的作用。另外,要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注意設置的問題有層次、坡度、啟發(fā)性。例如,推導“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時,在復習了“圓柱體的特征”之后,可以提問:能不能把圓柱體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它的體積?之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教師可以提問: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再把圓柱切開后,又能拼成一個什么立體圖形呢?教師出示模型,請兩個學生去拼,然后把拼成的圖形告訴大家(有點像長方體)。之后,讓學生想一想長方體的體積公式V=sh,說明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s,高就是圓柱體的高h,因此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就是:V=sh。
2.要“巧妙”,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產(chǎn)生困惑時,在中等生似懂非懂時,在優(yōu)等生想自我展示時,及時點撥,使其茅塞頓開。例如,在做下題時:如果a×4=b×6,那么a:b =( ?):(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有的學生已推導出a:b=6:4,而有一部分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了中斷現(xiàn)象。此時,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啟發(fā)學生:“想一想:你們試著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分析一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這樣,學生一下子便找到了思維的突破口,問題很容易就得到了解決。
二、啟發(fā)式教學策略
1.導入設計。新穎別致的課堂導入,能把學生深深地吸引住,使他們思維的齒輪立即啟動。導入可以開門見山直接點名主題,迅速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思索的問題;可以設置懸念,從驚訝開始,將學生潛伏的思維狀態(tài)調整到積極狀態(tài);可以設置陷阱,讓學生欲求不得,欲言不能;可實踐操作,啟用有關手段演繹數(shù)學成果,讓學習成為學生的內需。
2.教法設計求變。在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應追求創(chuàng)新,體現(xiàn)教學的藝術性。要打破教學常規(guī),打亂教材順序,靈活運用探索研究法、實驗操作法、自學輔導法、類此歸納法等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變”中求“活”,在“活”中求“樂”。
3.結語設計求思。結語猶如畫龍點睛,好的結語能讓課堂知識得到概括、深化,甚至升華。筆者認為,教師可采用設懸立疑的方式,讓學生“思前顧后”。
4.應注重“啟”和“試”的有機結合。首先,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面對全體學生而言,“不求個個升學,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學者的意愿和現(xiàn)實的。不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可以從學習中獲得成功,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為他們獲取新的知識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其次,通過啟發(fā)、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學”變?yōu)橹鲃佑腥さ摹皹穼W”。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盡量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理解新知識,發(fā)現(xiàn)新問題。
綜上所述,啟發(fā)式教學的實施除了遵循固有的教學模式以外,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摸索與創(chuàng)新,并將之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獲得最大發(fā)展的基礎上,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泵總€教師都應恰當?shù)剡x擇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