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霞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了解;規(guī)章制度;
表揚;家校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1—0037—01
班主任是實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骨干力量,對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培養(yǎng)目標,全面執(zhí)行學校教育工作計劃,推進素質(zhì)教育起著保證作用,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也是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力量的協(xié)調(diào)者,是聯(lián)系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在培育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小環(huán)境上起主要作用。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了解學生
全面了解學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對于剛接任的班級,尤其重要。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時,要慎防出現(xiàn)片面,盡量避免各種不良效應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力求做到客觀,深入。全面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和氣質(zhì)。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使得學生在性格特點和氣質(zhì)方面不盡相同:在一個班集體中,有熱情奔放者,也有孤僻冷漠者;有敢做敢為者,也有膽小怕事者;既有先進者,也有后進者……班主任要通過深入、全面的了解,弄清每位學生個性品質(zhì)上的特點,為以后有的放矢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組建班集體
1. 確立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要達到的藍圖,是“班級成員聚結的一面大旗”,應該得到全班學生在心理上的認同。所制訂的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并不是班主任或個別的學生干部說了算,要綜合全班的意見,集思廣益,才能使得該目標成為學生心中的希望,才能使得目標具有最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2. 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集體的左右手。要建設一個堅強的班集體,實現(xiàn)班集體的共同目標,必須有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班級學生干部和積極分子,以形成班級領導核心。因此,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是班主任形成、建設班集體的重要一環(huán)。選拔班干部要注意民主與集中相結合,選拔出一些品學兼優(yōu)、關心集體、有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學生當班干部。并向班干部提出要嚴于律己,時時處處牢記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要為集體樹榜樣,在班集體中能團結互助,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取得全體學生的信任,去樹立威信的嚴格要求。
3. 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因此,在一個先進的班集體中必須有一套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它包括作息制度、課堂和自習制度、勞動制度等。要求學生執(zhí)行班級的學習和生活制度,不但可以使學生按一定的生活秩序有節(jié)奏地學習、勞動、休息和參加各種文娛活動,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組織性;有利于他們形成集體觀念及文明禮貌習慣;有利于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四有”公民。
三、以鼓勵表揚為主,正面引導
古語云:“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兒童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他們身上所有的好東西,如果相反,教育者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到根除惡習,那是培養(yǎng)不出堅定的道德信念的。”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抓住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善用表揚的藝術,以多樹立新形象、新典范、新榜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身臨于無數(shù)的表揚環(huán)境之中,實際上也蘊含著不少的批評,對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就好像受到無形的批評一樣,但這種批評往往容易被學生接受,全體學生在暗暗使勁,爭取得到表揚。班主任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哪怕開始只是一點點苗頭,但這點“星星之火”一定不能讓它熄滅,要設法煽旺它,使它成為“燎原之火”。在學生取得成績的面前,哪怕是偶得的一點點,班主任也應大力表揚,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更上一層樓。
四、聯(lián)系家庭,力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
家庭是班主任教育好學生的最可以依靠的力量,班主任要積極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其積極的一面,力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在聯(lián)系的過程中,互通情報,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爭取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共同教育好學生。 聯(lián)系家長的方法很多,如家訪、信訪、電話聯(lián)系、家長會等。在聯(lián)系家長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在召開家長會時,著重講班上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和對學生的要求,或表揚一兩名或幾名先進或優(yōu)秀的學生,切忌點名批評差生,以免挫傷學生家長的自尊心。(2)在家訪時,要一分為二地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情況,既談優(yōu)點也談缺點,并及時勉勵學生努力改正缺點,力爭上游。切忌登門只告狀,只報憂、不報喜,或只報喜、不報憂等帶有片面性的做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