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霞
【關鍵詞】 新課改;美術教師;專業(yè)成長;學者型;研究型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082—0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中小學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直接關系到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探討新形勢下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對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改革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文化素養(yǎng),做“學者型”教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墙痰闹黧w,一個優(yōu)秀的高中美術教師,首先要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高度的教育智慧,向“學者型”教師轉變。隨著藝術教育市場“空前繁榮”,教師重技法輕理論,缺乏人文交叉學科的理論學習、知識領域和視野狹窄,嚴重制約了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因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勢在必行。
1.多元文化的聚集。美術課程的獨特魅力在于集中地展現(xiàn)藝術與人、藝術與自然、藝術與科學、藝術與社會的關系,美術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學科,它與音樂、戲劇、文學等領域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要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淡化學科本位意識。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了解相關的學科知識,如文學、歷史學等一般知識。諳習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專家,又是雜家,這樣才能在新課程背景下游刃有余。
2.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普遍來說,美術教師只注重美術專業(yè)技能而忽視與教學相關的教育理論學習,研究意識較為薄弱,21世紀合格的美術教師必須同時具備教育與教研兩方面的素質。
(1)要有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標準認為“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我們應深入開發(fā)課程資源,撰寫校本教材,建立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2)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我們并不能對傳統(tǒng)美術欣賞教學模式一概否定。比如,介紹作者,介紹作品時代背景等都是必要的。只是,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該如何運用各種新穎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狀態(tài)下愉快地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而多媒體在美術鑒賞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功不可沒。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節(jié)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fā)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實現(xiàn)了多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教師要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武裝自己,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探究多種課堂途徑,做“研究型”教師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僅教授知識是不夠的,也非教育的終極目標,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要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轉變?yōu)橐源龠M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尊重學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開辟適合于教學內容的參與途徑,采用必要的手段啟發(fā)和幫助學生順利打開求知的通道,為學生的實踐參與提供更多的機會。
1.分組交流。其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提出問題——學生探索性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再探索——解決問題。”筆者將學生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6至8人,要求他們共同完成一些既定目標。例如,在《中國民間美術》鑒賞一課時,學生可以小組到農村、集市中去搜集舊的剪紙、年畫、民間玩具等,也可以從報刊、雜志搜集有關圖片資料,編輯成冊。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在熟悉的家鄉(xiāng)尋美,在取材中欣賞美,凸顯提升主題——“美在人間永不朽”。
2.自主探究。在鑒賞教學中,學生三五人自組學習伙伴,研究不同課題,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促進學生個性潛能的發(fā)展。如,《中國古代雕塑群》一課,學生自制課件,從材料的搜集、圖文的鏈接、畫面的設計等本身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促進了學生個性潛能的發(fā)展?!拔襾懋斃蠋煛睘閷W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與評價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來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鍛煉自我表達能力,張揚個性。其他學生可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見解,教師適時掌控、指導、評價,完成美術鑒賞活動,獲得充分的審美欣賞。
3.拓展延伸。在鑒賞教學中,不僅要從時代背景考慮,更要從多方面挖掘人文內涵,以作品的內容為主深入鑒賞,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鑒賞的層面,并且要注重課程的拓展性,如《中國古代雕塑群》一課中,課后繼續(xù)研究銅車馬及相關網站的推薦等等,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將課程的學習延伸至課外。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