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宇 崔瑩瑩
【摘 要】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沉默現(xiàn)象通常被認定為師生間的失敗交流,往往反映出學生對課堂提不起興趣,甚至對抗的消極心理。本文首先介紹了課堂沉默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積極沉默和消極沉默,總結出引發(fā)大學英語課堂上消極沉默現(xiàn)象的幾種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師教學策略。
【關鍵詞】課堂沉默;積極沉默;消極沉默;教學策略
一、引言
教師們經常抱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靜寂和沉默。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經常三緘其口,沉默不語,讓彼此都陷入尷尬的境地。這種大學英語課堂上外語教師單一“演說”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外語課堂的基本要求了,本研究旨在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大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保持沉默的表現(xiàn)及原因,并試圖提出相關策略。
二、課堂沉默與教師提問策略
課堂沉默從廣義上講包含課堂教學中所有沉默現(xiàn)象,而狹義上單指課堂提問或課堂討論中學生的沉默。本文將從狹義層面就課堂沉默現(xiàn)象進行論述。
(一)學生課堂沉默的兩種表現(xiàn)
以課堂效應的不同為依據(jù),劉向前提出了兩種表現(xiàn)形式:積極沉默和消極沉默。(1)積極沉默。沉默是指學生將老師所授知識進行接收→分析→歸納→運用。其表現(xiàn)形式為:學生對教師問題的積極思考;學生認真傾聽和思考教師或其他同學的講述或回答。可見,必要的沉默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消化吸收學到的知識,努力思考后形成自己獨有的分析。(2)消極沉默又呈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形式:有些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填鴨式的教育,羞于自我表達,導致課堂教學死氣沉沉;表面看來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是某些學生反復發(fā)言,其他學生則保持沉默。這兩種表現(xiàn)形式極大地影響了教師順利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因此,應探其原因并采取對策,提高外語教學氛圍,最終實現(xiàn)外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大學生英語課堂保持沉默的原因
(一)課堂環(huán)境
很多學生認為大學英語課堂給人緊張和沉悶的感覺,教師一味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感受,多數(shù)學生則保持沉默,這樣一來那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的自我意識就會越來越強,也不愿意主動與教師互動。從學生角度看,教師應該努力營造一個自如寬松的英語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地回答課堂問題。
(二)學生
少數(shù)學生由于害羞,自尊心太強,羞于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老師的提問;自信心不足。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信,不敢開口講英語,站在全班同學面前更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文化因素。中國傳統(tǒng)教育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比面子更重要,由于害怕丟了面子,即使知道問題的答案,也佯裝不知,沉默應對。
(三)教師的教學策略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大學生往往功底較弱,犯錯機率更高,如果老師總是一味地糾正學生的錯誤,不但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打消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同時間接地使課堂陷入沉悶和壓抑的氛圍。
四、教師的教學策略
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學的大學英語課堂模式,重視教師提問方式對學生語言輸入與輸出的影響。教師如能正確地處理學生的課堂沉默現(xiàn)象,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定能獲得預期的教學結果。
(一)增加學生練習語言的機會
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話語多局限于提問,且所提問題往往多為固定答案,開放式問題較少。為了達到課堂節(jié)奏連貫流暢、節(jié)省時間的目的,教師犧牲了學生抓住要點及找出答案的機會。因此,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話語量,多為學生提供組織和練習語言的氛圍。
(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由于教師話語量過大,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即被動地回答教師的提問,機械地完成教師的各項安排。在課堂提問時,教師應該以表揚鼓勵學生為主,留心觀察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fā)揮每個個體獨特的表現(xiàn)力。
總之,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的消極沉默,極大地阻礙了語言學習,教師如能進行有效合理的課堂組織安排,改變沉悶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定能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導,以教師為輔助的新型教學模式,從而達到行之有效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向前.論課堂沉默[D].曲阜師范大學,2005.
[2] 王銀泉.教學方法和非語言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