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榮霞
摘 要:閱讀英語文學作品能幫助語言學習者提高語言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文學作品在英語課堂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語課堂有效開展英語文學作品教學展開論述。
關鍵詞:文學作品;英語課堂;必要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20-001-01
一、文學作品進入英語課堂的必要性
除了應對高考的要求,其實文學作品也有進入英語課堂的必要性。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集中典型反映。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曾說過:為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精讀世界文學名著,逐漸地熟悉和掌握各國作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jīng)驗、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財富。
首先,學生可以從閱讀英文文學作品中發(fā)現(xiàn)樂趣。英語文學作品尤其是作品所特有的風格、精美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將使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與教科書全然不同的語言世界,從而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興趣是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
其次,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文化知識。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分析,學生從中可以了解英語國家不同時期的社會風俗、社交特點和語言運用等,減少英語學習中由于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交流障礙,更好地培養(yǎng)英語學習思維,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恩格斯說過:看巴爾扎克的作品,比讀當時法國所有歷史學家經(jīng)濟學家的所有著作學到的東西還多。
再次,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有助于有助于學生從閱讀中獲取語言的養(yǎng)分,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詞匯、語言結(jié)構(gòu)、表達手法的運用。閱讀的過程也就是寫作知識積累的過程,讀寫不分家。我國許多英語界前輩們的學習經(jīng)歷就是對這一問題的最好的回答。他們的英語學習,從一開始,就同文學作品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中國著名文學家、 語言學家、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季羨林先生回憶說:“在中學時,英文列入正式課程。在我兩年半的初中階段,英文課是怎樣進行的,我已經(jīng)忘了。我只記得課本是《泰西五十軼事》、《天方夜談》、《莎氏樂府本事》”。
綜上所述,可見進行英語文學作品閱讀對于學習者來說是有很大益處的。盡管在高中課本中有幾篇節(jié)選的文學作品,但對于滿足學生的文化需求以及閱讀能力需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把文學作品引進英語課堂。
二、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
其實,作為已經(jīng)有一定英語閱讀基礎的高中生,沒必要對長篇閱讀材料產(chǎn)生恐懼心理。閱讀之前先放下畏難畏長的不良心理因素,閱讀過程中帶著耐心并結(jié)合如下一些解題技巧,就可以保證長篇文章理解的正確性。因此,結(jié)合文章難做的原因,對于文學作品的教與學,筆者持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文學作品——教師的教
1. 篩選好文學作品。并非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夠用于教學,教師必須作篩選。有以下原則可以作為參考:作品的語言表達、故事情節(jié)對學生是否有吸引力;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否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有益等。當然,教師在選擇時還要注意體裁的多樣性,讓學生通過學習多樣性的作品來接觸不同的風格。
2. 文學讀本需由淺入深。剛開始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適合高中生的簡易讀本?,F(xiàn)如今,在我們高一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特意騰出一節(jié)英語閱讀課來閱讀書蟲系列,如《魯賓孫漂流記》、《雙城記》、《遠大前程》、《大衛(wèi)科波菲爾》、《呼嘯山莊》等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以及興趣。在閱讀前后,我們積極引導學生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的背景知識,主題思想、基本情節(jié)等,并進一步了解其他相關作品。
3. 利用其他形式加深印象。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許多文學作品是以戲劇的形式出現(xiàn),如《威尼斯商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文學作品——學生的學
1. 先題后文,文題結(jié)合。閱讀前先審題干、讀選項這是閱讀理解的基本技巧,在閱讀文學類文章時其作用尤其明顯。因為文學類作品一般文章長,信息量大,閱讀時很容易讀了后面忘了前面。學生先審題,了解哪些是細節(jié)性的問題,哪些又是推理性的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短文,快速找到問題的相關信息。這樣閱讀的目的明確,有利于閱讀時抓住主要信息,減少回讀次數(shù),大大縮短閱讀時間,提高理解的正確性。
2. 抓住文章主旨,增強語篇意識。文學作品材料篇幅長,內(nèi)容充實,層次多,學生很容易迷失閱讀主方向。因此學生更要緊緊圍繞著文章主旨,理出主要線索,然后再層層展開閱讀文章各個段落內(nèi)容。?
3. 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對文學作品的檢測還是以細節(jié)理解題(2013年D篇的67)、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2013年D篇的65、66、68、70)、詞(句)義猜測題(2013年D篇的69)等形式。要想做好這些,關鍵還是要從詞匯理解、篇章結(jié)構(gòu)、邏輯線索、作者情感、文化背景、題目設問等方面加大語篇能力的限時閱訓練及講評。
通過對在英語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文學作品閱讀的必要性和教學策略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英語課堂增加文學作品教學,通過幫助學生閱讀英語文學作品,學生可以了解西方文化,更透徹地理解英語這門語言,從而能更自覺、更愉快地學好這門語言。新加坡華人作家說,“一個人是一個國家的縮影”。這樣看來,文學作品則是大千世界的一個縮影,形象放映了社會生活。我們要學好英語,自然也離不開英語文學作品的欣賞,這也是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楊洪,曹惠容.2007年新加坡初中英語文學教學大綱的具體內(nèi)容述評
[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年.
[2] 陳世丹.閱讀英語文學作品.不斷提高英語水平[J].英語知識,2002年.
[3] 殷國魁,趙登明;文學作品——被忽略的中學英語課程資源[J].中小學
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