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顏博
摘要:新課程標準推行以來,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目標。個性是一個人穩(wěn)定的內在心理傾向,在個體的發(fā)展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語文作為語文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要順應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趨勢,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真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教學 實施措施
個性是個體穩(wěn)定的內在心理傾向,包括性格、情感等在內的統(tǒng)一整體,是一個人獨特性的體現(xiàn)。良好的個性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大有裨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既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的個性與風采,又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因此亟需得以實踐。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著應試教育、大班教學、教學方法千篇一律的弊端,這嚴重阻礙了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推廣。因此探析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樹立“個性化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程標準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然而傳統(tǒng)陳舊的應試教育模式依然存在,權威專斷的師生關系在無形中阻礙了個性化教學實現(xiàn)。因此,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首先需要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轉變觀念,樹立“個性化教學”的新理念,并且注重轉變師生關系,從權威專斷的教師角色轉變了教學的引導者。所謂個性化教學,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滿堂灌”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學生當作單一的學習容器,忽視了每一個學生的潛在特征。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適當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是實施個性化教學的基礎與前提。
二、設定多層次教學目標,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設定教學目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首先要設定多層次教學目標。所謂多層次教學目標,與標準化、統(tǒng)一化教學目標不同,是根據(jù)學生的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相互適應的多樣化目標。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遵循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既考慮到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與能力,又要考慮到學生潛在的發(fā)展水平,即在教師或同伴的引導或合作下能夠實現(xiàn)的水平,因此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一定努力下完成挑戰(zhàn)。第二,在多層次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按照學生的語文基礎、語文素養(yǎng)進行適當?shù)恼{整,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在布置語文作業(yè)時,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基礎、語文能力分層次布置作業(yè),既起到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的作用,又能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中提高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興趣。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種機械、單一的教學模式既不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潮流。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尊重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動機,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大有裨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教學,通過異質分組,為不同基礎、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共同的交流平臺。不同的學生在溝通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吸取他人特長,彌補自身缺陷,有利于良好個性的形成。除了小組合作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采用諸如討論法、演講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方式,以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每一位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四、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實現(xiàn)評價模式的多元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推行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也是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應試教育中,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是考試與成績,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往往受到教師、家長與學生的嘲笑,長此以往,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破除單一的評價方式,實施多元化評價模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家長、學生都可以成為評價主體,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幫助挖掘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認識到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從而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在優(yōu)勢。其次,教師要重視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傳統(tǒng)教學只重視終結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個性化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在此基礎上,有針對地進行評價。
五、結語
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與新課程標準實施之下,個性化教學應當成為教師的追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將眼光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之上,而應當重視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并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首先,樹立“個性化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第二,設定多層次教學目標,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第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最后,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實現(xiàn)評價模式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1]姚芬花.“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4,(05).
[2]喻麗,王中華.關于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3]劉慧,張明芳.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路徑研究[J].語文學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