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愛娟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外語等已經成為人們在未來社會中立足的根本與基本能力。正是因為社會的這種需要,相應的教育部門也開始重視信息技術內容的教育,并開展相應課程。通過對高中信息教育課的理解,簡單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課分層教學的一些心得,使信息教育課的教學質量更為高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競爭日漸激烈,計算機技術作為當代三大基本技能,已經愈來愈被國家所重視,但由于學生素質、個人能力等參差不齊,傳統(tǒng)教學中“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教學,那么,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深入了解學生間的差異
信息技術課由于是一門開展不久的課程,教學體系還不完善,從專業(yè)角度來分析,信息技術課是要求每一個普通學生都應該掌握,但是目前來看,信息技術課還沒有像其他課程一樣,有著專門的評測,而且上課場所的原因,也加大了這門課程的教學難度,學生信息技術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進行高中教育之前,教育水平的差異上高中以前學生來自各種地區(qū),如小鎮(zhèn)、鄉(xiāng)村、城鎮(zhèn)等,這就造成了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
2.家庭中是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受家庭環(huán)境因素影響,有的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高瞻遠見,極為重視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yǎng),而另外一些父母則是根本認為這些是玩物喪志。
3.學生本身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有些男生天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感興趣,而大部分女生通常對這樣的知識毫無興趣。
因此,上述原因決定了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面對水平差異不同的學生,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那些基礎偏差的學生身上,多講解關于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信息技術操作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讓其做大量的練習使其找回自信。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就可以加大他們的練習力度,精益求精,而且在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基礎掌握得比較牢固時,可以對他們進行發(fā)散式思維的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課分層教育是當代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分層教學的目的便在于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平均水平,培養(yǎng)一批批能夠被社會所承認的人才。
參考文獻:
張海娟.高中信息技術課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2).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