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內容摘要】文章以西方音樂通史教學為研究對象,以西方文化與西方音樂通史教學的聯(lián)系為切入點,分析了西方文化在西方音樂通史教學中的重要性。首先,文章以歷史的縱向維度介紹了西方音樂史教學中所涵蓋的西方文化,介紹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到現(xiàn)代社會西方音樂與西方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其次,作者指出了理解西方文化在西方音樂通史教學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并且推動我國音樂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西方文化在西方音樂史教學中的作用,通過認知西方文化而更好地理解西方音樂,把握西方音樂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全面掌握西方音樂通史,并且以新的西方音樂史學教學理念指導以后的西方音樂通史教學。
【關鍵詞】西方文化 ?西方音樂 ?歷史 ?認知 ?重要性
西方音樂通史教學是我國高等師范學校音樂教學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學生深刻認知西方音樂史能有效提高自身音樂修養(yǎng),提高對西方音樂的分析能力。西方音樂通史教學要求學生能通過該課,掌握西方音樂的風格、發(fā)展歷程和演變規(guī)律。音樂是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要深刻認識和理解西方音樂風格、西方音樂發(fā)展演變歷程和規(guī)律,就需要我們全面把握西方音樂背后所蘊含的西方文化。當前,我國高等院校中音樂通史教學主要存在形而上學的教學問題,音樂人物教學脫離文化背景,音樂歷史教學缺乏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音樂教學與社會、哲學和美學等沒有進行有機結合。要想解決當前西方音樂通史教學的問題,就要求我們重新深入認識和理解西方文化。
一、在西方音樂史教學中所涵蓋的西方文化
文化是一個擁有多元的定義的概念,本文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指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包括語言、文字、建筑、知識、習俗和藝術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指的是西方文學、科學和哲學等知識與理念的合集,由于西方音樂通史教學更強調文化的縱向性,因此西方文化需要從歷史的維度進行界定。西方文化在歷史上主要根源于古希臘和羅馬文化,經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西方文化目前已經發(fā)展為在文學、哲學、宗教以及音樂等方面都有豐富的理念和知識經驗的文化系統(tǒng)。西方音樂經歷了古希臘和古羅馬音樂時期、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以及現(xiàn)代主義時期七大發(fā)展階段。而在西方音樂漫長的千年發(fā)展歷程中,涵蓋著豐富的西方文化??梢哉f,西方文化是開啟西方音樂的一把鑰匙。而在西方音樂發(fā)展歷程中,所涵蓋的文化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內涵。
(一)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
音樂的發(fā)展與當時的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息息相關。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西方音樂與長詩文化、神崇拜文化、天文和數(shù)學文化等密切相關。西方音樂的誕生與希臘詩歌文化密切相關,如長篇史詩《奧德賽》《伊利亞特》,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更多地源于對詩歌的朗讀,音樂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詩歌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此外,古希臘音樂與神崇拜文化也密切相關,如“Music”源自于“muse”,古希臘音樂與對神的崇拜及其神話和傳說密切相關,在他們崇拜神的活動中經常伴有豐富的音樂表演。同時,其與數(shù)學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古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研究了音樂與數(shù)學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西方音樂在古希臘文化的孕育下最終誕生,并且音樂具有初始的特點,音域相對較窄,并且和當時的戲劇、詩歌等藝術并未分離,與當時的天文、數(shù)學等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但是,音階、調式等與現(xiàn)在不同。
(二)中世紀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
中世紀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由于中世紀是教權至上的時期,因此,音樂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教會要求以贊美詩和圣歌來體現(xiàn)基督教的肅穆與莊重,所以中世紀音樂排斥娛樂化的世俗音樂,可以說以圣詠為代表的基督教音樂主導了中世紀西方音樂的發(fā)展。整個中世紀的音樂以基督教音樂為主,各個地區(qū)的教會音樂進行了形式上的統(tǒng)一,如格里高利圣詠?;浇桃魳凡⒉皇羌兇獾囊魳?,其需要以一定的儀式和環(huán)境為前提。如格里高利圣詠,作為以拉丁文為歌詞構成的單音音樂,以純人聲為表現(xiàn)形式,歌唱以獨唱、齊唱、交替唱和應答唱為一般形式,節(jié)拍特征不突出,忠實地表達《圣經》的內容,氛圍莊嚴、肅穆、圣潔,完全服務于宗教禮儀,是一種教會音樂。宗教文化深刻地塑造了當時歐洲封建社會的主流音樂,記譜法、音樂學校、音樂理念以及復調式音樂的發(fā)展,在當時都受到諸如格里高利圣詠等教會音樂的影響,并深入影響至今。如亨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chuàng)世紀》、勃拉姆斯的《德國安魂曲》、布魯克納的《悲劇交響曲》、斯特拉文斯基的《彌撒曲》等,都帶有宗教音樂的烙印。
(三)文藝復興時期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音樂深受人文主義思想文化影響。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市民階級的初步形成,在東方先進技術和思想的影響下,西方的自然和人文思想文化重新迎來了解放。人們不甘于封建教會的壓迫,追求人權,反對神權,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西方音樂,并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人性解放的渴望,對神權與封建專制的不滿與蔑視。在人文主義思想文化的影響下,文藝復興時期的歌詞內容、歌詞意義變得多樣化和富有戲劇性。同時,宗教音樂也開始加入了更多生動而富有表情的音樂感染聽眾,如馬丁·路德在宗教音樂改革中提倡比較通俗和大眾化的宗教歌曲。而隨著社會世俗文化的深刻影響,更容易表達生活情感訴求的世俗音樂的素材,已經開始融入了宗教音樂的創(chuàng)作領域中。
(四)其他時期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
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音樂發(fā)展的轉折點,此后,西方音樂在西方科學與人文思想解放的影響下,音樂涵蓋的文化表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
在巴洛克時期(1600—1750),是西方不斷探索世界的時期,人們渴望得到新的發(fā)現(xiàn),探索新的領域。藝術也是如此,西方音樂受到這種不斷探索和開放式的文化的影響,在結構嚴謹?shù)那疤嵯?,音量宏大、氣息寬廣,創(chuàng)作內容多反映世俗生活。沒有了基督教音樂的嚴格規(guī)范與束縛,歐洲音樂的潛力得到釋放,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百花齊放,多樣而自由的音樂風格為以后新的音樂風格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在古典主義時期,西方自然科學實驗文化深入地影響了音樂的發(fā)展,理性的自然科學精神也影響到了西方音樂。當時的古典主義音樂崇尚理性,講究感情約束及和諧均衡,音樂特征形式嚴謹、內容深刻,形式和內容高度統(tǒng)一,成為后世音樂的典范。
在浪漫主義時期,西方音樂則被法國大革命乃至整個歐洲社會的深刻變動而影響,風格追求標新立異和自由解放。
在現(xiàn)代主義時期,工業(yè)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先后洗禮西方乃至于全世界。在現(xiàn)代工業(yè)文化的深刻影響下,西方音樂的多元化發(fā)展特點愈加明顯,印象主義、現(xiàn)代音樂、原始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主義和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等不同音樂流派先后興起,不同的西方社會和文化最終孕育出多樣的音樂風格。
二、理解西方文化在西方音樂通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西方音樂通史教學能力
近年來,音樂通史教學強調音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作品的本體分析能力、音樂外文理論的閱讀與翻譯能力、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能力以及音樂教學的系統(tǒng)運用能力等。這些能力都是音樂通史教研中的基本素質,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種能力都會影響西方音樂通史教學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西方音樂通史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全面了解西方音樂發(fā)展背后涵蓋的豐富音樂文化,理解西方文化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西方音樂。了解西方音樂背后與文學、哲學、美學、歷史、經濟、政治和宗教等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才能立體地認知西方音樂,拓展認知的深度和寬度,進而提高西方音樂通史的教學能力。
(二)促進國內音樂學科的發(fā)展
第一,提升國內音樂學科的科學性。想要學好西方音樂就需要進一步理解西方文化,這意味著音樂學科需要與更多的學科發(fā)生聯(lián)系。由于我國早期音樂學學科建設以蘇聯(lián)教學模式為主,課程設置強調音樂院校專業(yè)化,音樂專業(yè)的學習與文史哲的學習逐漸相互脫離,音樂分支學科發(fā)展不平衡,學習西方音樂涵蓋的文化有利于加強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促進音樂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第二,有利于推動音樂史學方法論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國內音樂史學方法論注重從實證主義、歷史主義或者傳記主義等理論視角對音樂進行研究,雖然這些理論視角都強調了音樂與文化間的關系,但是音樂分析法的發(fā)展必須通過把音樂放置于更廣泛的文化語境,用社會、文化和歷史去豐富理論分析,才能克服純粹的音樂分析法的弊端,推動音樂理論研究的發(fā)展。
三、深刻認識西方文化對學好西方音樂通史的作用
(一)學習西方音樂史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音樂
第一,學習西方音樂史有利于從總體上把握西方音樂的風格。西方音樂是一個龐大的音樂體系,是經歷了從古希臘到21世紀的數(shù)千年的音樂歷史變遷。音樂風格從歷史的縱向維度上看,經歷了神權到人權、宗教到世俗、莊嚴到娛樂、古典到浪漫、嚴謹?shù)交顫姟我坏蕉嘣娘L格變化,熟知西方音樂歷史的變遷與發(fā)展,才能從宏觀上把握西方音樂的風格變遷與構成。第二,學習西方音樂史有利于認知西方音樂的發(fā)展規(guī)律。西方音樂的演變有一定的規(guī)律,需要我們從其發(fā)展歷史中去探索,總的來說,西方音樂的演變深受時代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影響,其音樂風格和內容總體上與時代相符合。第三,學習西方音樂有利于理解西方音樂背后涵蓋的文化。通過了解漫長的西方音樂發(fā)展史,我們可以深化對西方音樂蘊含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如古希臘的音樂與詩歌誦讀文化的結合等。
(二)認識西方文化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西方音樂的內涵
音樂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認識西方文化是為了更深層次地理解西方音樂的內涵,從而更好地學習西方音樂史。西方音樂在歷史的發(fā)展演變是許多文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深刻地認知西方音樂。西方音樂與詩歌密切相連,早期古希臘的詩歌與拜神文化孕育出了西方音樂的萌芽;西方音樂與文學密切相連,如《卡門》《羅密歐與朱麗葉》,與文學作品的結合讓蘊含的情感得到升華;西方音樂與宗教文化密切相連,基督教音樂最終主導了西方音樂在中世紀的發(fā)展;西方音樂與人文思想密切相連,《第九交響曲》表達出人們對自由、平等與博愛的渴望之情;西方音樂與時代文化密切相連,工業(yè)文化沖擊下的現(xiàn)代社會興起了諸多音樂流派,豐富多彩而源遠流長的西方文化最終孕育出了多彩的西方音樂。深刻地認知和理解西方文化才能把握西方音樂的變遷規(guī)律,學好西方音樂史。
西方音樂史與美學、史學、哲學、文學、繪畫和藝術的結合,預示著西方音樂史的教學必然朝著跨學科的方向發(fā)展。在新的時期,西方音樂史學的教學理念更新對國內西方音樂史的教研有重要的影響。與目前史學研究范圍和對象的不斷擴展、史學研究的多元視角和跨學科的發(fā)展趨勢相呼應,西方音樂史學的研究對象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音樂風格題材或創(chuàng)作樣式作品等范圍,而是延伸到了以歷史大背景的經濟、藝術、政治、宗教、哲學和倫理等文化范圍。
西方音樂史的教學,開始加深了對西方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的認知與了解,向學生介紹各種音樂流派與風格背后的社會環(huán)境,揭示不同社會歷史背景下音樂作品所涵蓋的審美特點與人文精神,并且揭示該歷史發(fā)展階段的音樂本質,在認知該音樂現(xiàn)象的邏輯聯(lián)系的同時,探索與之密切相關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以及音樂的發(fā)展與人和社會的發(fā)展的本質內在聯(lián)系。西方文化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必然深刻地影響著西方音樂的發(fā)展變遷,所以要對西方音樂史進行正確的認知、理解、研究和教學,必須結合西方的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理解其內在西方文化,把握西方音樂變遷的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朱敬修.西方音樂史[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3]唐納德·杰·格勞特.西方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4]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5]陳小魯.基督宗教音樂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河南南陽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