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
摘 要:高中音樂教材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性,《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求,教材中體現(xiàn)了符合初中生掌握的藝術文化、致力于實踐與想象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發(fā)學生的審美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觀察和發(fā)現(xiàn),不難得出,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學科有著迥異的藝術差別,音樂中不僅具備中國文化的民族精神,還對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zhì)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育者在音樂教授方面特別注意所采用的方法,針對高中音樂教學,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和目標。
關鍵詞:音樂鑒賞;教學方法;高中
高中音樂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藝術情操和人格魅力為首要教學目標,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很大,音樂鑒賞能夠緩解學生壓力,此目標的完成需要教師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潛移默化地將知識、人文、興趣結合在一起,再通過學生的學習過程,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一、情境+演示
音樂是一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學科,讓學生感知到音樂的獨特之處,音樂課的授課意境便要采用獨特的教授方式。教師在課前可以搜索符合新課導入的課外資料,例如視頻錄像、道具模型、音樂背景等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習的學習興趣,比如《貝多芬》,教師在課前可以將貝多芬人生經(jīng)歷的視頻截取一段放給學生看,然后將其文化背景和情感基調(diào)給學生講解,在學生逐漸了解貝多芬的身世情況后就會對他的作品產(chǎn)生熱愛之情,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感悟產(chǎn)生情感,再進行賞析,便已將學生不知不覺帶入音樂的殿堂。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會逐漸領略音樂藝術的魅力和神圣。
二、引領+鼓勵
任何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都離不開一位正確的引導者,教師是整個環(huán)節(jié)的主導者。盡管學生已經(jīng)身為高中生,對于非高考項目的考試,仍缺少主動性。課前的準備工作、課上音樂意境的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都需教師采取適當?shù)囊I和帶動。因此,教師精彩的引領,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的引導會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高中音樂鑒賞課,對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審美能力或者道德品質(zhì)都有提高或者引導的作用。那么,作為高中的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通過不同的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音樂鑒賞有更深入的了解,讓學生體會到音樂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朱競.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