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麗 胡鳳榮
摘 要:在高中所涉及的多門學科中,化學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其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
對于高中生來說,化學是一門并不陌生的學科,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全面了解化學基礎知識,而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對于化學的學習應該更加深入,并將化學與生活充分聯(lián)系起來。本文主要探討了將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措施。
一、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有關生活的問題情境
在傳統(tǒng)的化學中,多數(shù)老師都是通過將有關化學科學的故事來進行其課堂內容的引入的,但是,許多學生對于科學故事并不感興趣,很難激起其學習新課的欲望。為了改善這種狀況,高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盡可能地引入學生感興趣的案例,而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其生活中常見的,卻又不知道其原理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在其課堂教學的引入、講解中盡可能地引入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學生進行探討、研究,增加其課堂效益。例如,在講解有關酸堿反應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課堂的引入:大家可能經常會看見,家里的暖壺上結了一層水垢,媽媽經常是不是通過加入一些醋的方法來清理水垢呢?那么這又是什么原理呢?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使其在課堂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實現(xiàn)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進
我們經常說,化學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在進行化學教學時,絕不能脫離生活進行教學。教師需要在其日常教學中,改變其原有的根據(jù)教材死搬硬套的教學方法,相反,將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其教學內容中,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我國一直以來倡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高中化學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生活案例融入化學教學內容中能夠激勵學生在課堂之余進行動手實踐,將其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給學生布置與生活有關的作業(yè)
化學的學習除了需要依靠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依靠課外的實踐。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也應該注重布置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作業(yè),而不是只讓其做課后習題,進行題海戰(zhàn)術。例如,在學習了有關酸堿度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分別用不同的方法測試家中洗發(fā)水、洗潔精以及肥皂等等的酸堿度,并思考為什么。
化學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要想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實現(xiàn)其教學的生活化。本文主要探討了將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措施,希望對高中化學教學有所啟發(fā)。
參考文獻:
李百雙.關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其趨勢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4(02).
編輯 薄躍華